排風湯

《普濟方》卷十七引《聖惠》: 排風湯

配方組成

茯苓半兩,茯神半兩,酸棗仁半兩,人參半兩,黃耆半兩,當歸半兩,白芍藥半兩,遠志半兩,甘草2錢,蓮肉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健忘。

使用方法

上加姜、棗,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十七引《聖惠》。

《千金》卷八: 排風湯

配方組成

白鮮皮2兩,白朮2兩,芍藥2兩,桂心2兩,芎藭2兩,當歸2兩,杏仁2兩,防風2兩,甘草2兩,獨活3兩,麻黃3兩,茯苓3兩,生薑4兩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、婦人風虛溼冷,邪氣入髒,狂言妄語,精神錯亂,其肝風發,則面青心悶亂,吐逆嘔沫,脅滿頭眩,重耳不聞人聲,偏枯筋急,曲拳而臥;其心風發,則面赤翕然而熱,悲傷嗔怒,目張呼喚;其脾風發,則面黃身體不仁,不能行步,飲食失味,夢寐倒錯,與亡人相隨也;其肺風發,則面白咳逆唾膿血,上氣奄然而極也;其腎風發,則面黑手足不遂,腰痛難以俯仰,痺冷骨痛。諸有此候,令人心涼,志意不安,恍惚多忘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,煮取3升,每服1升。覆取微汗,可服3劑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三: 排風湯

配方組成

防風1兩(去叉),當歸1兩(洗,切,焙),白鮮皮1兩,白朮1兩,芍藥1兩,桂1兩(去粗皮),芎窮1兩,獨活1兩(去蘆頭),杏仁1兩(去皮尖雙仁,炒,別研),枸杞根1兩(銼),茯神1兩(去木),麻黃(去根節,先煎,掠去沫,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消,肢體痠疼,血脈枯耗。風毒腳氣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杏仁外,粗搗篩,入杏仁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以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至7分,去滓,空腹溫服,日晚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三。

《眼科全書》卷六: 排風湯

配方組成

天麻、桔梗、防風、赤芍、五味子、陳皮、升麻、桑白皮。

功效主治

兩瞼粘睛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食後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眼科全書》卷六。

《千金》卷八: 排風湯

配方組成

犀角1兩,羚羊角1兩,貝子1兩,升麻1兩。

功效主治

諸毒風邪氣所中,口噤,悶絕不識人,及身體疼煩,面目暴腫,手足腫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升半,納4方寸匕,煮取1升,去滓,服5合,殺藥者以意增之;若腫,和雞子敷上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