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附4兩,柴胡2兩,黃連2兩,青皮2兩,甘草1兩。
怒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白湯送下。
《簡明醫彀》卷四。
柴胡2錢半,赤芍藥1錢半,牡丹皮(去心)1錢半,青皮(炒)2錢,當歸5分,生地黃5分,地骨皮1錢,香附(童便炒)1錢,川芎7分,連翹5分,山梔仁(炒)1錢,甘草2分,神曲(炒)8分。
寡居獨陰婦人,惡寒發熱,全類瘧者,久不愈,即成瘵疾者。
水煎,空心服;滓再煎,下午服。夜服交感丹1丸。
《醫便》卷四。
軟柴胡5分,甘草5分,川芎8分,當歸1錢,白朮(炒)1錢,茯苓1錢,鉤藤鉤1錢。
小兒肝經虛熱發搐,或發熱咬牙,或驚悸寒熱,或木乘土而嘔吐痰涎,腹脹少食,睡臥不安。
上水煎,子母同服。如蜜丸,名“抑青丸”。
《保嬰撮要》卷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