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茱萸散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兩,薯蕷1兩,菖蒲1兩,土瓜根1兩,甘菊花1兩,木通1兩(銼),防風1兩(去蘆頭),赤茯苓1兩,天雄1兩半(炮裂,去皮臍),牛膝1兩(去心),沉香1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遠志1兩(去心),生乾地黃1兩,蔓荊子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虛耳聾,頭腦旋悶,四肢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大盞,加生薑半分,同煎至5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分,羌活1分,薏苡仁1分,桂心1分,羚羊角屑1分,當歸(銼,微炒)1分,甘草(炙微赤,銼)1分,黑豆(炒熟)1分,白茯苓1分,防風(去蘆頭)1分,生乾地黃半兩,麻黃半兩(去根節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腳拳不展,筋急幹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水1小盞,煎至5分,去滓,乳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八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3分,五味子3分,白茯苓(去黑皮)3分,當歸(切,焙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芎半兩,芍藥半兩,石韋(去毛,炙)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人參半兩,地脈草半兩,石斛(去根,酒浸,焙)半兩,菟絲子(酒浸,炙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巴戟天(去心)1兩,遠志(去心)1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1兩,肉蓯蓉(酒浸,去皴皮,炙)1兩,生乾地黃(炒)1兩,乾薑(炮)1分。

功效主治

發背癰疽,經年不愈,熱氣結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。加至3錢匕。醋漿水調下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八。

《醫學入門》卷八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兩,甘菊5錢,人參5錢,山藥5錢,茯神5錢,川芎5錢。

功效主治

風眩頭暈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茶清或酒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入門》卷八。

《聖惠》卷三十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兩,牛膝2兩(去苗),桂心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,下焦風冷,腰腳疼痛無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食前以暖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兩半,天雄1兩半(炮裂,去皮臍),麻黃1兩(去根節),川椒1兩(去目及閉日者,微炒去汗),萆薢1兩(銼),桂心1兩,川烏頭1兩(炮裂,去皮臍),防風1兩(去蘆頭),甘草1兩(炙微赤,銼),牛膝1兩(去苗),狗脊1兩,莽草1兩(微炙),石南1兩,躑躅花1兩(酒拌,炒令幹)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偏枯不遂,筋脈拘急,肢節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薯蕷半兩,芎半兩,細辛半兩,甘菊花半兩,天雄半兩(炮裂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風頭旋,目疼,身體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七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兩半,天雄1兩半(炮裂,去皮臍),麻黃2兩(去根節),川烏頭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川椒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1兩,白朮1兩,茵芋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丹參1兩,牛膝(去苗)1兩,細辛1兩,莽草(微炙)1兩,石南1兩,桂心1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,風邪所攻,偏枯不遂,筋脈拘急,肢節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七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半兩,甘菊花半兩,荊芥穗半兩,秦艽3分(去苗),芎1兩,茯神3分,蔓荊子2分,山梔子半兩,羚羊角屑半兩,漢防己半兩,藁本3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功效主治

頭面風,面板瘙癢,心膈煩悶,目眩頭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注意事項

忌溼面、油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加薄荷3-7葉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二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半兩,吳茱萸半兩,硇砂(飛)半兩,紫梢花半兩,零陵香半兩,藿香葉半兩,丁香皮半兩,木通3錢半,細辛3錢半,續斷3錢半,遠志3錢半,蛇床子3錢半,木鱉子3錢半,天仙子3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腎氣虛弱,陰囊多汗,或冷腫痛不消,或牽引少腹,時發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1匙,水1碗,煎5-7沸,先以熱氣燻,然後浴。宜蓋覆避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八。

《千金翼》卷十六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半兩,附子(炮,去皮)半兩,薯蕷半兩,王蓀半兩,牡桂半兩,乾地黃半兩,乾漆(熬)半兩,秦艽半兩,天雄(炮,去皮)半兩,白朮半兩,狗脊。

功效主治

風跛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方寸匕,食前酒送下,1日3次。藥走面板中??淫,服之1月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十六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八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1兩,赤石脂2兩,萆薢1兩(銼),牛膝1兩(去苗),肉蓯蓉2兩(酒浸1宿,颳去粗皮,炙幹),狗脊1兩,牡蠣1兩(燒為粉),黃耆1兩(銼),土瓜根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便數,日夜無時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二十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半兩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防風1兩(去蘆頭),柴胡1兩(去苗),薯蕷1兩,旋覆花半兩,石膏1兩。

功效主治

風頭痛,目眩心悶,時復發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煎至5分,去滓,調雞子清1枚服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十引《神巧萬全方》: 山茱萸散

配方組成

山茱萸5分,肉桂5分,薯蕷5分,天雄(炮)5分,茯苓5分,人參5分,芎7分,白朮7分,獨活7分,五加皮7分,大黃7分,防風6分,乾薑(炮)6分,丹參6分,厚朴(薑汁浸,炙)6分,細辛6分,桔梗6分,甘菊花1兩,甘草(炙)1兩,貫眾2分,陳橘皮2分(去瓤),陳麥曲(炒)1升,大麥糵1升(炒)。

功效主治

肝虛,脅偏痛久,宿食不消;並眼茫茫暗,風淚出,見物不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方寸匕,酒下;若食不消,食後服;若止痛,食前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十引《神巧萬全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