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神丹

《仙拈集》卷二: 寧神丹

配方組成

蓮鬚1斤,石蓮肉1斤,芡實12兩,麥冬4兩。

炮製方法

用公豬肚1個,入家蓮肉1斤,放砂鍋內,水煮爛,去肚,將蓮肉曬乾,同前藥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0丸,空心蓮鬚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仙拈集》卷二。

《丹溪心法》卷四: 寧神丹

配方組成

天麻半兩,人參半兩,陳皮半兩,白朮半兩,歸身半兩,茯神半兩,荊芥半兩,殭蠶半兩,獨活半兩,遠志(去心)半兩,犀角半兩,麥門冬(去心)半兩,酸棗仁(炒)半兩,辰砂半兩(另研),半夏1兩,南星1兩,石膏1兩,甘草(炙)3錢,白附子3錢,川芎3錢,鬱金3錢,牛黃3錢,珍珠3錢,生地黃半兩,黃連半兩,金箔30片。

功效主治

癇症,不時潮作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酒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空心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二: 寧神丹

配方組成

防風1斤,烏梅肉半斤,桔梗半斤,甜葶藶半斤,人參4兩,知母4兩,紫蘇葉4兩。

功效主治

遠年近日,咳嗽喘滿,不得眠臥,或因風寒入腠理,不得眠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注意事項

煎藥可用銀石沙瓷器內,不用銅鐵器;服藥後,忌房室、驢馬肉、雁雞豬肉、魚鴨、溼面、油膩、發病等物及嗔怒。

使用方法

用麻黃5斤,去根,切作2寸,水洗過,用長流水3鬥,運取於銀石器內,同麻黃熬水至5升,將麻黃就於水內,一把搓盡,去麻黃,將麻黃水用羅子隔去淨,再於銀石沙器內,熬成膏,點些入水中,不散為度;將前項藥末,同麻黃膏子相和勻,杵1000之上,然後為丸,如彈子大。每服1丸,水1盞半,煎至4-5沸化開,如不開時,用匙構研開,臥時熱服。汗出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六二。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五: 寧神丹

配方組成

膽星1兩,天竹黃8錢,殭蠶(炒)5錢,全蠍(炙)4錢,鉤藤4錢,明天麻5錢,山藥4錢,琥珀3錢,珍珠3錢,牛黃2錢,雄黃1錢5分,麝香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急慢驚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甘草煎膏為丸,如芡實大,辰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薄荷湯送下;慢脾風,四君子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五。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二: 寧神丹

配方組成

天麻5錢,人參5錢,陳皮5錢,白朮5錢,茯神5錢,荊芥5錢,殭蠶5錢,獨活5錢,遠志5錢,防風5錢,麥冬5錢,黃連5錢,棗仁5錢,歸身5錢,南星5錢,石膏5錢,生地5錢,琥珀3錢,珍珠3錢,牛黃3錢,黃芩3錢,川芎3錢,白附子3錢,甘草3錢,辰砂5錢(另研),金箔30片。

功效主治

痛,不時潮作者。

炮製方法

酒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空心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