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香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一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檳榔1分(銼),桂(去粗皮)半兩,丹砂(研)半兩,桃仁(去皮尖,雙仁,炒研)半兩,麝香半兩(研),巴豆25粒(去皮心膜,研出油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。

功效主治

積聚留滯,胸膈痞悶,嘔噦吐逆,心腹刺痛,脅助脹滿,噫氣吞酸,宿食不消,痃癖結塊,四肢倦怠,不思飲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湯浸炊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食後溫米湯送下;生薑湯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一。

《普濟方》二六四引《餘居士選奇方》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白膠香、乳香、硃砂、雄黃、蠟、茯苓各等分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臨服之時,飽食麵一腹,然後服此藥,可永停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二六四引《餘居士選奇方》。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辰砂3錢,巴霜1錢,冰3分,麝3分,西黃3分,膩粉3分。

功效主治

邪盛正虛,神明被迫,瞀亂,精神衰弱,應下失下,邪熱未除,靜則鄭聲重語。喃喃不休,躁則驚惕不安,心神昏亂,妄笑妄哭,如見神靈,大便不通,溺赤涓滴,舌苔黃刺干澀,脈兩寸陷下,關尺細堅而結。

炮製方法

金箔5小張,另研極細,入黃臘3錢,白蜜1匙,同煉勻,和藥為丸,每1兩作30丸。

使用方法

弱者服2-3丸,壯者4-5丸,用復脈湯調下。大便通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茯苓1兩,茯神5錢,人參5錢,桔梗5錢,甘草5錢,薯蕷1兩,硃砂3錢(另研),麝香1錢(另研),木香2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元氣不足,心悸不穩,驚恐怯弱,喜怒不常,夜多盜汗,頭目暈眩,夢遺滑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每丸重2錢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早、晚空心服,白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瀋陽方)。

《局方》卷六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巴豆315粒(去皮心膜,炒熟,研如面油),牛黃(研)3兩,龍腦(研)3兩,膩粉(研)3兩,麝香(研)3兩,辰砂(飛,研)9兩,金箔(研)90箔。

功效主治

時疾傷寒,陰陽氣交結,伏毒氣胃中,喘躁眼赤,潮發不定;潮熱,積熱,傷寒結胸發黃,狂走躁熱,口乾面赤,大小便不通,毒利下血;酒毒、食毒、茶毒、氣毒,風痰伏痞,吐逆;中毒吐血,悶亂煩躁欲死者;小兒百病,驚癇,急慢驚風,涎潮抽搐,諸積食積熱,頰赤煩躁,睡臥不寧,驚哭瀉利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黃蠟6兩,入白沙蜜3分,同煉令勻,為丸,每兩作30丸。

使用方法

如治潮熱、積熱,傷寒結胸發黃,狂走躁熱,口乾面赤,大小便不通,煎大黃,炙甘草湯送下1丸;毒利下血,煎黃連湯調膩粉少許送下;如患酒毒、食毒、茶毒、氣毒、風痰伏痞、吐逆等,並用膩粉、龍腦、米飲送下;中毒吐血、悶亂煩躁欲死者,用生人血送下,立愈,小兒百病,驚癇,急慢驚風,涎潮搐搦,用龍腦、膩粉、蜜湯送下綠豆大2丸;諸積食積熱,頰赤煩躁,睡臥不寧,驚哭瀉利,並用金銀薄荷湯送下,更量歲數加減;如大人及婦人因病傷寒時疾,陰陽氣交結,伏毒氣胃中,喘躁眼赤,潮發不定,再經日數7、8日已下至半月日未安,醫不能明其證候,脈息交亂者,可服氣1丸,或分作3丸亦可,並用龍腦、膩粉、米飲調半盞送下,此1服,取轉下一切惡毒涎,並藥丸瀉下。如要卻收,水洗淨,以油單子裹,埋入地中,5日取出,可再與。大人、小兒依法服1丸,救3人即不堪使。如要藥速行,即用針刺一眼子,冷水浸少時服氣之,即效更速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局方》卷六。

《宣明論》卷四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巴豆(去皮,不出油)、膩粉、硇砂、龍腦、麝香、硃砂各等分,牛黃少許,水銀1錢,錫1錢(結砂子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久遠沉積,傷寒結胸,太陽厥證,燥操鬱攻不開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(一方用臘為丸),如皂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用藥時急要,動1丸,分作3丸,劄作眼子,冷水浸,煎大黃湯送下,然後服熱茶1鍾便行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宣明論》卷四。

《傳家秘寶》卷下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辰砂2兩(水飛過),巴豆150粒(肥好者,去心皮膜,不出油,研如面油),生龍腦1分,麝香1分,輕粉1分,大金箔35片,真牛黃半分,犀角1分。

功效主治

風熱潮熱,搐搦,傷寒時疾,陰陽氣交結,伏毒氣胃中,喘躁眼赤,潮發不定,一切驚熱煩赤,睡臥不寧,洩瀉積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為極細末,再一處同研令勻後,用上好黃蠟一兩,溶化去腳,只取清者,放瓷器中和上件藥,以竹筷子攪勻,再熔溫化,令藥勻,溫軟可丸。

使用方法

小兒每服1大丸,可分至10小丸,每服3-5丸,金銀湯送下;或有驚風積滯,痰涎等,以生龍腦少許,輕粉1錢,研勻,用金銀花湯送下5-7丸;如傷寒時疾,陰陽氣交結,伏毒氣胃中,喘躁眼赤,潮發不定,再經日數7、8日已下至半月日未安,醫不能明其證候,脈息交亂者,可服1丸,如丸大難嚥可分作3丸,用龍腦、膩粉、米飲調半盞送下。此1服,取轉下一切惡毒涎,並藥丸瀉下,如要卻收,水洗淨,用硃砂末、龍腦、麝香內收之,可再與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傳家秘寶》卷下。

《蘇沈良方》卷十: 妙香丸

配方組成

辰砂1兩,牛黃1分,生龍腦1分,麝香1分,金箔14片,粉霜1錢,膩粉1錢,蠟2兩,巴豆120個(肥大者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虛中積,潮熱寒熱,心腹脹滿疼痛,吐逆。

炮製方法

上丸如彈子圓。

使用方法

龍腦漿水送下,夜半後服,髒虛,丸如小豆大,每服3丸,以龍腦米飲送下;藥勢緩,即按令扁;疾堅者,加至10丸,皆以針刺作數孔,以行藥力。小兒取積,丸如綠豆大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蘇沈良方》卷十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