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決明、夜明砂。
雀目。
上為末。
摻入豬肝內,紮緊,入砂鍋,米泔煮吃。
《證治寶鑑》卷十。
夜明砂1兩(微炒),天竺黃半兩,犀角屑半兩,芎1兩,羚羊角屑半兩,白殭蠶半兩(微炒),甘菊花半兩,車前子半兩。
小兒眼疳,漸漸急小多赤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半錢,常於午時以溫水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夜明砂半兩(微炒),蝸牛殼半兩(微炒),子芩半兩,豆豉半兩(炒幹),硃砂1分(細研)。
小兒眼疳,生翳膜,體熱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錢,以水1中盞,入綠豆半匙,煮熟放冷,和滓服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夜明砂半兩(微妙),細辛1分,羌活1分,姜石半兩(搗碎,細研,水飛過)。
小兒雀目,日晚無所見。
上為細散,都研令勻。
每服1錢,用白羊子肝半枚,粟米200粒,水1中盞,煮米熟,去肝,放冷,漸漸取之。兒稍大,並肝食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。
夜明砂1兩,白殭蠶半兩,雄蠶蛾半兩,乳香半兩,臘麵茶半兩。
小兒久瘻,移易三數處,皆生瘡孔者。
上為細散。
敷於瘡上,以愈效。
《聖惠》卷九十。
夜明砂1分(微炒),幹蝦蟆半兩(塗酥炙令黃焦),蝸牛30枚(炒令微黃),麝香1分(研),硃砂1分(研),龍骨半兩。
小兒痢渴不止,壯熱腹痛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半錢,以粥飲調下,1日3-4次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八。
夜明砂2錢,麝香1分。
小兒聤耳。
上為極細末。
先以綿杖子拭去膿;用藥半錢匕,摻入耳中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