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貝母8兩,貓兒眼睛草1斤,夏枯草1斤,芝麻油20斤。
一切瘡毒,疔毒,發背,癰疽,瘰癘,乳巖,痰核。
將藥入油內浸,冬5日,夏3日,春、秋4日,放銅鍋內用桑柴火先文後武,以藥熬枯為度,去滓再將黃丹1斤8兩炒紫色,水飛入油內,總以二油一丹用桃、柳、槐、杏、桑五枝手不住攪勻,以滴水成珠為度。熬此膏,最要潔淨。
治發背、癰疽、瘰癧、乳巖、痰核,一切瘡毒,貼上,毒水即出,日換3貼,未破者即消,已破者即收回痊癒。
《集驗良方》卷六。
人乳(男用女胎乳,女用男胎乳)、藕汁、白蜜、白酒頭漿、童便(後入)各等分。
血虛火旺,消補兩難者。
煎膏,滴水不散。
忌服寒涼藥。
每服半盞,空心白湯調下,病深者多服。
《仙拈集》卷二。
明礬、黃丹、乾薑各等分。
陰症腹痛。
上為末,連須蔥數莖同搗。
敷臍,以熱磚烙之。
《村居救急方》卷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