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椒1兩(去目及閉口,炒出汗),茴香子1兩(炒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肉蓯蓉(酒浸,切,焙)1兩。
久積奔豚氣,時攻膀胱切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5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一。
熟乾地黃3兩(焙),天門冬3兩(去心,焙),白茯苓3兩(去黑皮),遠志(去心)3兩。
五勞七傷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溫酒送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五。
荷葉,艾葉,柏葉,生地黃各等分。
陰虛內熱,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、衄血、嘔血、便血及婦人崩漏,產後出血。
搗爛為丸,如雞子大。
每服1丸,水3盞,煎至1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二十。
獨活4兩(去蘆頭),乾薑4兩(炮),山茱萸4兩(洗,焙),桂(去粗皮)4兩。
骨節風冷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空心、食前溫酒送下。漸加至30丸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