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七湯

《國醫宗旨》卷二: 四七湯

配方組成

紫蘇2錢,厚朴3錢(薑汁炒),白茯苓4錢,半夏(姜制)5錢,檳榔(堅實,內白花者)2錢。

功效主治

七情所感,喉間梅核氣,心腹痛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7片,烏梅1個,水煎,細嚼沉香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國醫宗旨》卷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二一引《瑞竹堂方》: 四七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1兩(湯泡7次),厚朴5錢(姜制),赤茯苓5錢,紫蘇葉2錢,甘草2錢,香附子5錢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女子,小便不順,甚含陰戶疼痛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分作4服,每服水2盞,加生薑5片,煎至7分,去滓,加琥珀末1錢調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二一引《瑞竹堂方》。

《百一》卷四: 四七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兩,茯苓2兩,半夏2兩(生),厚朴(薑汁制)3兩。

功效主治

七種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半,加生薑7片,大棗1個,煎6分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百一》卷四。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四: 四七湯

配方組成

蘇葉1錢,半夏1錢,厚朴1錢,赤茯苓1錢,陳皮1錢,枳實1錢,南星1錢,砂仁1錢,神曲1錢,青皮7分,蔻仁6分,檳榔3分,益智仁3分。

功效主治

梅核氣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5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四。

《治痧要略》: 四七湯

配方組成

桃仁1錢,銀花1錢,紅花1錢,五靈脂1錢,香附1錢,山楂1錢,木通5分。

功效主治

痧因血滯而痛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微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治痧要略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