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附湯

《胎產心法》卷下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2-3錢,當歸(酒浸)2-3錢,肉桂8分或1錢,黃耆(蜜炙)1錢5分,白朮(土炒)1錢5分,熟地2錢,制附子4分或6分,炙草4分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類似中風,痙痓及語澀,口噤不語,筋攣瘈瘲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胎產心法》卷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九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青黛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消腎。飲水無度,腿膝瘦細,小便白濁。

炮製方法

上(口父)咀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匕,水1盞,加楮葉1片(切),煎7分,去滓溫服,日二夜一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九。

《伏陰論》捲上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3錢,制附子3錢,刀豆子2錢(煅存性,研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伏陰病吐利後,頭汗出,微端,呃聲連連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3杯,煎參、附至1杯,去滓,調刀豆子末頓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伏陰論》捲上。

《得效》卷六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綿附(炮,去皮臍)、肉豆蔻(微火煨裂)。

功效主治

蠱疰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1盞半,加生薑7片,大棗2個煎,食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得效》卷六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五引《醫學切問》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川當歸1兩,川芎1兩,北防風1兩,北芍藥1兩,陳皮1兩,白桂1兩,大附子1兩,黃耆1兩(鹽水炙),人參半兩,丁香半兩,益智仁半兩,白姜半兩,宿砂半兩,白豆蔻(焙)半兩,肉豆蔻(煨)半兩,北五味子半兩,南木香4錢,沉香3錢,甘草3錢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、婦人諸虛百損,恍惚健忘,神昏氣短,頭暈目眩,咳嗽多痰,氣不升降,夜多盜汗,虛勞咯血,遺精白濁,腸鳴洩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1盞半,加生薑3片,大棗1個,煎8分,空心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五引《醫學切問》。

《回春》卷四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參耆湯,附子。

功效主治

年老之人,虛寒遺溺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回春》卷四。

《治痘全書》卷十四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、附子、羌活、防風、麻黃。

功效主治

痘後發癇,手足麻木無汗者。

使用方法

加蔥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治痘全書》卷十四。

《嬰童類萃》捲上: 參附湯

配方組成

大附子1錢,人參1錢,丁香5粒。

功效主治

元氣虛脫,將成慢驚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5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嬰童類萃》捲上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