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水丸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小品方》: 十水丸

配方組成

椒目、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玄參、赤小豆、桑根白皮、澤漆、巴豆、葶藶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十種水腫。

炮製方法

上10種,隨其病始所在,增其所主藥1分,巴豆4分(去心皮),為末,合下篩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。得下為度。不下,日3服亦可。亦可作散服,每用半錢匕。如大便利,明朝復服如法,再服病癒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小品方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: 十水丸

配方組成

遠志(去心)1兩,石菖蒲(1寸9節者)1兩,椒目(炒焦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,巴戟(去心)1兩,肉豆蔻(面裹煨香)1兩,澤瀉半兩,木豬苓(去皮)半兩,甜葶藶(紙襯炒黃)半兩,白牽牛(炒黃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十種水氣,四肢腫滿,面目虛浮,以手按之,少時方起,喘急不得安臥,小便赤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加至30丸,空心、食前溫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。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範汪方》: 十水丸

配方組成

大戟、葶藶、甘遂、藁本、連翹、芫花、澤漆、桑根白皮、巴豆、赤小豆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水腫。

注意事項

忌鹽120日,緣鹽能化水故也。外忌魚鮓、麵食一切毒物及生冷等物。不得行房事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隨病形所主倍之,為末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先食服1丸,每日3次。欲下病,服3丸;人弱者,以意節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範汪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