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建中湯,柴胡、木瓜各等分。
吐利轉筋,肋下痛,脈弦者。
水煎服。
《保命歌括》卷十九。
黃耆2兩或3兩,白芍藥6兩,桂2兩,甘草2兩,半夏5兩。
虛勞咳嗽,痰盛,漸成勞疾。
上為粗末。
水1盞半,藥末4錢,加生薑5片,大棗2枚,同煎至7分,去滓,入餳少許,再煎餳溶,食前溫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一引《衛生家寶》
人參3兩,炙甘草,官桂,白茯苓2兩,當歸4兩,附子(炮)半兩,厚朴(姜制)半兩,龍骨1兩,黃耆3兩,麥門冬(去心)3兩,白芍藥4兩,生地黃4兩。
腎虛,津液不能榮筋脈而瘈瘲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3錢,水1盞半,加生薑5片,大棗2枚,飴少許,煎8分,溫服。
《醫統》卷三十九。
熟地黃半兩,白芍藥3兩,甘草1兩半(炙),黃耆1兩,人參半兩。
傷寒,發熱自汗,虛煩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2錢,水1盞半,煎服。
《醫方大成》引湯氏方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六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