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地黃、人參、麥門冬、木通、甘草各等分。竹葉10片,燈心7根。
痘疹小便黃赤,口乾煩渴者。
《醫方考》卷六。
生地1錢5分(切片),木通8分,紅花4分,赤芍8分,防風6分,荊芥6分,蟬蛻8分,甘草4分,歸尾8分。
胬肉攀睛,眼大角長肉1塊及黑珠。
生薑1薄片為引。外點消爐散。
《程松崖先生眼科》。
生地黃(酒洗)1錢5分,川木通5分,川元參5分,連翹6分,川黃連6分,薄荷葉4分,淡竹葉7分。
麻疹將收已收之後,脫肛者。
燈心為引,水煎服。
《麻科活人》卷三。
薄荷葉4錢,生地黃(酒洗)7錢,木通7錢,元參7錢,車前子7錢,連翹7錢,淡竹葉7錢,黃連3錢。
麻證發熱,5-6日,欲出不出,或作驚候,吐瀉交攻;麻證內熱不除,不能盡收。
燈心、石膏為引。
《麻科活人》卷一。
生地、木通、生甘草、連翹、黃連、滑石、赤苓、麥冬(去心)。
水痘,其形尖圓而大,內含清水,易脹易靨,不作膿漿。
燈心為引,水煎服。
《金鑑》卷五十九。
生地黃、木通、防風、甘草、山梔子、薄荷葉、麥門冬。
小兒急驚風。
加燈心、竹葉,水煎服。
《準繩·幼科》卷二。
生地1錢,赤芍1錢,木通(去皮)1錢,甘草梢1錢,麥冬1錢,黃柏1錢,知母1錢,桂心1錢,燈心47寸。
產後血虛內熱,小便澀痛成淋。
水煎,調益元散1錢服。
《萬氏女科》卷三。
生地1錢5分(切片),木通8分,甘草4分,歸尾8分,柴胡8分,防風8分,荊芥8分,車前子8分,黃芩8分(酒炒),赤芍8分。
心火乘腎,眼睛赤脈一條貫瞳仁者。
加生薑1薄片為引。
《程松崖先生眼科》。
木通、生地黃、甘草梢、條芩、梔子仁、澤瀉、車前子、柴胡梢各等分。
小兒心熱肝熱,小便赤澀者。
上為末。
每服1-2錢,加淡竹葉7片,燈心21寸,水煎,食前服。
《育嬰秘訣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