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膈散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: 利膈散

配方組成

黑牽牛(炒)4兩,甘草(炒)4兩,防風1兩,牛蒡子(炒)8兩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諸疾,腫痛失瘡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慢火炒令熟,與防風同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沸湯1大盞點藥,澄清服。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九。

《誠書》卷六: 利膈散

配方組成

大黃2兩,朴硝2兩,甘草(炙)2兩,山梔仁1兩,薄荷1兩,黃芩1兩,連翹1兩5錢。

功效主治

胎熱驚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取1錢,加淡竹葉3片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誠書》卷六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二: 利膈散

配方組成

人參1兩(去蘆頭),前胡1兩(去蘆頭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,訶黎勒皮3分,陳橘皮3分(湯浸,去白瓤,焙),桂心半兩,白朮3分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赤茯苓1兩。

功效主治

胸痺,膈塞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,以水1大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5分,去滓,頻頻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: 利膈散

配方組成

郁李仁4兩(湯浸,去皮了,搗研如膏,看多少入白麵,滴水和搜,硬軟得所,擀作餅子,於[釒敖]上煿令黃色),木香半兩,厚朴半兩(去粗皮,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肉豆蔻半兩(去殼),檳榔半兩,陳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訶黎勒1兩(煨,用皮),甘草1分(炙微赤,銼),桂心半兩,麝香半分(細研)。

功效主治

五膈氣,胸心氣滯,滿悶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,入麝香研令勻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以生薑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。

《博濟》卷二: 利膈散

配方組成

荊芥穗子(青,乾淨好者)1兩,鼠粘子1兩,甘草3分(炮過),白醜2兩(炒令香熟)。

功效主治

上焦風壅,多患咽喉胸膈不利,及風牙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,入鹽點。治風牙痛,以3錢末,入川椒1粒、鹽2錢,煎熟,熱含,冷吐出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博濟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