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膈化痰丸

《袖珍》卷一: 利膈化痰丸

配方組成

白朮4兩,皂角(去皮弦子)3兩,生半夏(切)、白礬2兩(研)。

功效主治

痰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將皂角揉水半碗,浸半夏、白礬,春五、夏三、秋冬十日,不用皂角,曬,為末,薑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袖珍》卷一。
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: 利膈化痰丸

配方組成

南星、蛤粉(研細)1兩,半夏、瓜蔞仁、貝母(去心)、香附半兩(童便浸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痰涎壅塞,鬱火熱於胸膈之間,痰喘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豬牙皂角14梃敲碎,水1碗半,煮杏仁(去皮尖)1兩,煮水將幹,去皂角,擂杏仁如泥,入前藥搜和,再入薑汁泡,蒸餅為丸,如綠豆大,青黛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丹溪心法》卷二。

年氏《集驗良方》卷四: 利膈化痰丸

配方組成

青黛4錢,制半夏2兩(姜炒),片苓1兩,川貝母2兩,黑醜2兩,杏仁(炒,去皮尖)2兩,枳殼2兩(炒),瓜蔞仁(去殼,微炒)2兩,黃連(炒)2兩,皂莢1兩(熬膏),香附子2兩(炒),陳皮2兩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溼鬱痰飲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皂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食遠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年氏《集驗良方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