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虎湯

《直指附遺》卷八: 五虎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7分,杏仁(去皮尖)1錢,甘草4分,細茶8分(炒),石膏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外感風寒,內蘊痰熱,痰氣喘急,咳嗽。痰氣喘急。小兒哮喘,因感寒而得之,惡寒發熱,面赤唇紅,鼻息不利,清便自調。小兒咳嗽初起,夾風寒外感者。外邪在表,無汗而喘者。風寒所感,熱痰喘急。暴喘。因寒邪客於肺俞,寒化為熱,閉於肺經,胸高氣促,肺脹喘滿,兩脅煽動,陷下作坑,鼻竅煽張,神氣悶亂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附遺》卷八。

《女科秘要》卷二: 五虎湯

配方組成

蘇子8分,陳皮8分,知母8分,桔梗8分,杏仁1錢,石膏1錢,枳實1錢,麻黃4分,五味子3分,甘草3分。

功效主治

胎前因食生冷,又食椒、姜衝損胎氣,胃火勝而致咳嗽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女科秘要》卷二。

《同壽錄》卷二: 五虎湯

配方組成

紫蘇1撮,生薑1撮,烏梅1撮,蔥頭1撮。

功效主治

外感傷寒,不能出汗,寒入腠理,舌卷眼翻,甚是危篤。

使用方法

水2碗,煎至1碗。先用砂糖半鍾,放碗內沖服之。即益被悶汗出愈。在病1-2日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同壽錄》卷二。

《證治匯補》卷五: 五虎湯

配方組成

麻黃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、桑皮、細辛、生薑。

功效主治

痰哮。

注意事項

此方為劫劑,不宜久服;虛人自汗禁用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證治匯補》卷五。

《醫便》卷三: 五虎湯

配方組成

五靈脂2錢5分,木鱉子(去殼)2錢5分,穿山甲(蛤粉炒)2錢5分,白芷2錢5分,大黃(實人1兩,虛人5錢)。

功效主治

魚口瘡,俗名便毒,已成者即潰,未成者即散。

使用方法

上作1服。水2大鐘,煎1鍾,空心服。利5-7行即好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便》卷三。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十三: 五虎湯

配方組成

全蠍1錢5分,殭蠶1錢5分,山甲1錢5分,蜈蚣3條,斑蝥3個(去頭足,糯米拌炒),生大黃3錢。

功效主治

便毒單生,腫硬作痛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分2次空腹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十三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一: 五虎湯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、草烏頭(不去皮尖)、川烏頭(不去皮尖)、半夏(湯洗7遍)、皂角(去皮弦子)各等分(並生用)。

功效主治

中風嚲曳,目睛上視,牙關緊急,涎盛昏塞,不省人事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每服1錢,水2盞,加生薑10片,煎至半盞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