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色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五: 二色丸

配方組成

天南星3錢,半夏3錢,甘遂3錢,大戟3錢,乾薑2錢,胡椒2錢,桂2錢,蓽茇2錢,代赭石1兩,大黃(生用)3錢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腫赤,面板毒氣及瘤子;小腸氣;婦人心氣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10味,取前4味,以漿水1升煮,水盡為度,曬乾,餘6味同搗為末。每用1錢,用巴豆3枚,燒得焰起,盞合,卻候冷,與1錢藥1處研,更用醋1盞,煎成膏,共藥末同為丸,如綠豆大。分兩處,1用丹砂為衣,1用膩粉為白衣。

使用方法

此兩等顏色(白者,或捏作餅子亦可),用治瘤子,每服1丸,嚼生薑酒送下,早、晚各1丸;如小腸氣,3丸,切生薑3錢,炒焦,酒送下;如傷酒,2丸,飛白礬、生薑自然汁調下;婦人心氣痛,醋湯送下2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五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一: 二色丸

配方組成

吳茱萸(揀去枝梗)2兩,黃連(去須)2兩,巴豆49粒(去皮)。

功效主治

赤白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同於銚子內炒令黃赤色,去巴豆不用,只將上面2味各自為末,麵糊為丸,如蘿蔔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看大小緊慢加減丸數。如白痢,只服茱萸丸;赤痢,只服黃連丸;白多赤少者,多服茱萸丸;赤多白少者,多服黃連丸,少服茱萸丸;赤白相等者,中半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一。

《本草綱目》卷三十二引《衛生雜興》: 二色丸

配方組成

吳茱萸2兩,黃連2兩。

功效主治

痢疾及水洩,腸風。

炮製方法

同炒香,各自為末,以百草霜末2兩,同黃連作丸;以白芍藥末2兩,同茱萸作丸。各用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,各收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赤痢,烏梅湯下連霜丸;白痢,米飲下茱芍丸;赤白痢,各半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本草綱目》卷三十二引《衛生雜興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