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礬1錢半,細辛1錢半,青鹽1錢,蓽茇(如有蟲用,無蟲不用)1錢,川芎1錢,砂仁1錢,滑石1錢,五倍子1錢,麝香少許。
牙疼。
上為細末,與好茶對半研勻。
早、晚擦牙。
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。
青鹽、細辛(去葉土)、延胡索、高良薑、蓽茇、胡椒、麝香(別研)、乳香(別研)、雄黃(別研)各等分。
牙痛。
上為細末,次入別研藥令勻。
每用少許,微微擦痛處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一。
大腹並皮1兩,肉桂1兩,甘草(炙)1兩,幹紫蘇1兩,杏仁(去皮尖)1兩,桑根白皮1兩,麻黃(去根)3兩,陳皮(炒)3兩,幹薄荷3兩。
感風伏熱,肺氣壅滯,咳嗽喘急,積年累發;或時下感冒,鼻塞流涕,一切咳嗽喘急;小兒因傷寒邪,不曾解利,致成遠年嗽。
上為粗末。
虛勞自汗不可服。
每服10錢匕,用水1大盞,童便半盞,加烏梅2個,生薑5片,同煎至1中盞,濾去滓,食後、臨臥服。
《蘇沈良方》卷五。
麻黃(去節)半兩,薄荷半兩,大腹皮半兩,紫蘇半兩,陳皮2錢半,杏仁(去皮尖)2錢半,桑白皮(炙)2錢半,肉桂2錢半,枳殼2錢半,甘草1錢。
小兒咳嗽,肺臟感寒。
上銼散。
每服2錢,加生薑、烏梅,水煎服。
《準繩,幼科》卷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