枳實5分,黃連(去須)5分,厚朴5分,乾薑1錢,薑黃1錢,豬苓1錢,橘皮1錢5分,甘草1錢5分,白朮1錢5分,砂仁3錢,澤瀉3錢,茯苓3錢,半夏4錢,黃芩1兩2錢。
小兒中滿。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黍米大。
每服30-50丸,溫水送下。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。
白朮1錢,人參1錢,炙甘草1錢,豬苓(去黑皮)1錢,薑黃1錢,白茯苓(去皮)2錢,幹生薑2錢,砂仁2錢,澤瀉3錢,橘皮3錢,知母(炒)4錢,黃芩(去腐,炒,夏用)1兩2錢,黃連(淨,炒)5錢,半夏(湯洗7次)5錢,枳實(炒)5錢,厚朴(姜制)1兩。
中滿熱脹,鼓脹,氣脹,水脹。
上除茯苓、澤瀉、生薑外,共為極細末,入上3味和勻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0丸,焙熱,白湯送下,食遠服。量病人大小加減。
《蘭室秘藏》捲上。
厚朴5錢,半夏5錢,黃連(3味俱薑汁炒)5錢,黃芩5錢,枳實5錢,白朮(3味同拌溼、炒焦)5錢,幹生薑5錢,茯苓5錢,豬苓5錢,澤瀉5錢,人參5錢,甘草(炙)1錢。
中滿熱脹。
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0丸,食後沸湯送下。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