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雪

《簡明醫彀》卷五: 碧雪

配方組成

蒲黃1錢,青黛(畫家用者)1錢,軟石膏(煅)1錢,硼砂(明亮者)1錢,甘草1錢,冰片2分,玄明粉或焰消(淡者)1錢。

功效主治

心脾有火,一切熱壅,舌瘡,舌根緊強,腮頰腫痛,咽腫;及一切積熱,喉閉口瘡,發熱煩悶。

炮製方法

各研極細末,入冰片和勻。

使用方法

頻摻嚥下;如喉閉,蘆管吹入。或蜜和為丸。噙化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簡明醫彀》卷五。

《玉案》卷三: 碧雪

配方組成

芒消2兩,石膏2兩,青黛2兩,寒水石2兩,馬牙消2兩(研細末),甘草6兩,牛黃3錢。

功效主治

積熱不行,口舌生瘡,心煩喉閉,並痰火之症。

炮製方法

將甘草煎濃湯去滓,入諸藥末,再以柳木條不住手攪令消溶,入青黛和勻,傾砂盆內候冷,結成霜,研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用少許,含化,津嚥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玉案》卷三。

《中藏經·附錄》: 碧雪

配方組成

焰消2兩,甘草2兩(不炙,生用),青黛半兩,殭蠶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口瘡,咽喉腫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取黃牛膽汁和之,令勻,卻入膽內,當風吊。

使用方法

如咽喉腫痛,即含化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藏經·附錄》。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三: 碧雪

配方組成

芒消1錢,青黛1錢,寒水石1錢,石膏1錢,樸消1錢,馬牙消1錢,甘草1錢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丹毒。

炮製方法

為極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敷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幼科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