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青龍齒1兩,麒麟竭1兩,明腰黃1兩,炙龜板1兩,紅升丹5錢,海碘仿5錢。
瘡瘍久潰,流水不已,不能收口者。
上藥各為極細末,和勻,加大梅片5錢,密貯。
《瘍科綱要》卷下。
硃砂3兩(細研如粉),雌黃1兩半(細研如粉),硫黃半兩(細研如粉)。
中風偏枯不遂,口不收涎。
上藥先將雌黃、硫黃於鐺中消成汁,後下硃砂末,攪令勻,候冷,卻下桑柴灰汁,煮3日3夜,旋旋添暖灰汁,候日足即住,刮入鼎子中,以文火逼幹,出陰氣,入盒子內固濟,以20斤火煅,候火消至3-5斤,其藥已在盒底作1片,候冷鑿取,放瓷器中,入水煮1日,出火毒了,更研令細,入棗肉和研為丸,如綠豆大。
忌羊血。
每日3丸,空心以冷椒湯送下,漸加至五丸。服半月即愈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