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疝丸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古今錄驗》: 七疝丸

配方組成

人參5分,桔梗5分,黃芩5分,細辛5分,乾薑5分,蜀椒5分,當歸5分,芍藥5分,厚朴5分,烏頭5分。

功效主治

七疝。腹中有大疾,厥逆心痛,足寒冷,食吐不下,名曰厥疝;腹中氣滿,心下盡痛,氣積大如臂,名曰僻疝;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,名曰寒疝;腹中乍滿乍減而痛,名曰氣疝;腹中痛,在臍左旁,名曰盤疝;腹痛,臍右下有積聚,名曰附疝;腹與陰相引而痛,大行難,名曰狼疝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治下篩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生魚、豬肉。

使用方法

先食服4丸,1日3次。不知稍增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心方》卷十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範汪方》: 七疝丸

配方組成

蜀椒5分(汗),乾薑4分,厚朴(炙)4分,黃芩4分,細辛4分,芍藥4分,桂心4分,桔梗2分,烏喙1分(炮),柴胡1分,茯苓1分,牡丹皮1分。

功效主治

諸寒疝,臍旁痛,上支胸中滿,少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肉、冷水、生蔥、生菜、酢物、胡荽。

使用方法

先哺以酒,每服7丸,1日3次。不知漸加,以知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範汪方》。
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張文仲方》: 七疝丸

配方組成

椒4分(汗),桔梗2分,芍藥2分,乾薑2分,厚朴(炙)2分,細辛2分,附子(炮)2分,烏頭1分(炮)。

功效主治

七疝。暴心腹厥逆,不得氣息,痛達背膂,名曰屍疝;心下堅痛,不可手迫,名曰石疝;臍下堅痛,得寒冷食輒劇,名曰寒疝;脅下堅痛,大如手,痛時出見,若不痛不見,名曰盤疝;臍下結痛,女人月事不時,名曰血疝:少腹脹滿,引膀胱急痛,名曰脈疝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大豆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豬肉、冷水、生菜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加至7-8丸,1日3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七引《張文仲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