菟絲子5兩(酒浸3日,曬乾,別搗為末),車前子1兩,熟乾地黃3兩。
肝腎俱虛,眼常昏暗,多見黑花,或生障翳,視物不明,迎風流淚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以溫酒送下,晚食前再服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三。
車前子(焙)、菟絲子。
小便淋澀。
上為末,練蜜為丸。
食後服之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四五引《千金月令》。
車前子1兩,當歸(酒洗)5錢,熟地黃2兩,楮實1兩,川椒(炒,去黑子)1兩,五倍子(炒)1兩,枸杞(去核)1兩,菟絲子(酒浸洗淨)1兩。
肝腎氣虛,兩目昏暗,視物不明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丸,空心清茶或酒送下。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二。
楮實(微炒)1兩,枸杞子1兩,五味子1兩,人參1兩,熟地(酒浸,焙乾)2兩,乳香(制)1兩,肉蓯蓉(酒浸,焙乾)4兩,川椒(去目,炒幹)1兩,菟絲子(淘淨,去砂土,酒浸3宿,蒸過焙乾)4兩(一方加當歸)。
心腎俱虛,血氣不足,下元衰憊。視物不明,如紗遮睛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鹽湯送下。
《銀海精微》捲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