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墨丸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: 香墨丸

配方組成

香墨半兩,芫花半兩(醋拌炒令幹),京三稜1兩(微煨,銼),硇砂半兩(研細),巴豆1分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,桃仁半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狗膽2枚(幹者)。

功效主治

產後血痕,腹脅疼痛,經脈不利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醋1大碗,熬上藥末,候可丸,即丸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九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: 香墨丸

配方組成

香墨3分,肉豆蔻3分(去殼),檳榔3分,甘遂3分(麩炒微黃),續隨子半錢,硃砂1錢(研細),麝香1錢(研細),巴豆1分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,木香3分,豬牙皂莢1錢(去黑皮,塗酥炙焦黃,去子)。

功效主治

食不消化,結聚成癥癖塊,頭面浮腫,腹脹不能食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麝香、硃砂、巴豆等研藥,更研令勻,以醋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以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七: 香墨丸

配方組成

好細墨(為末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傷寒衄血,兒小不能服散藥者。

炮製方法

以雞子清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7丸,米飲送下或灌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衛生總微》卷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九: 香墨丸

配方組成

香墨1錢,麝香1錢(同研細)。

功效主治

產難,胞衣不下,心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以臘月兔腦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以溫酒送下,不拘時候,以下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九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: 香墨丸

配方組成

香墨半兩,硫黃半兩,硇砂半兩,硃砂半兩,麝香1分,巴豆半兩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癥痞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極細末,以醋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空心以溫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一。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: 香墨丸

配方組成

香墨半兩,芫花1兩(醋拌妙令幹),川大黃半兩(銼碎,微炒),青礞石半兩,巴豆1兩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,硇砂半兩(研細)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積年食癥及血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醋糊為丸,如小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,空心暖乾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七十二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: 香墨丸

配方組成

細香墨半兩,甘遂半兩(煨令黃),甜葶藶半兩(隔紙炒令紫色),前胡1兩(去蘆頭),川大黃2兩(銼碎,微炒),巴豆半兩(去皮心,研,紙裹壓去油)。

功效主治

咳嗽,喉中呀呷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入巴豆更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臨臥以粥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六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