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白散

《醫統》卷二十七: 青白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、白礬、烏梅肉(焙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吐,咳逆不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齏湯調服,先飲齏湯1杯,次服藥探吐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統》卷二十七。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九: 青白散

配方組成

青鹽2兩,白鹽4兩,川椒4兩(煎汁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牙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以椒汁拌二鹽,炒幹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擦牙。以漱出水洗目,亦無目疾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九。

《朱仁康臨床經驗集》: 青白散

配方組成

青黛30g,海螵蛸末90g,煅石膏末370g,冰片3g。

功效主治

溼疹,過敏性皮炎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青黛研細,次加海螵蛸末研和,後加煅石膏末研和;冰片入研缽內輕輕研細,加入上藥少許研和,再加全部藥末研和。

使用方法

滲水多時,將藥末摻上;滲水不多,用麻油調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朱仁康臨床經驗集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一: 青白散

配方組成

石膏半斤(為末),乾薑(炮)1兩,烏頭(椎碎)1兩,草烏頭(椎碎)1兩(以上4味,先用鐵器盛石膏,燒通赤,次入3味,用碗合定不透氣,候冷,同眾藥搗研),麻黃(去根節)1兩,藿香(去梗)1兩,皂莢灰半兩,自然銅(燒通赤,醋淬7遍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陰盛傷寒,身體疼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錢匕,空心、食前溫酒調下。如痃氣傷寒,艾茶煎湯調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一。

《惠直堂方》卷二: 青白散

配方組成

人中白(在露天者,不拘多少,炭火煅過)。

功效主治

痰火及童子癆。

炮製方法

用布包放青靛缸內浸7日,取起曬乾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蜜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惠直堂方》卷二。

《外科百效》卷二: 青白散

配方組成

膽礬1錢,白礬(生研)1錢,青黛1錢,冰片1錢。

功效主治

鬥底風,咽喉下生紅黃瘡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入豬膽內陰乾,臨時取用。但先以醋浸霜梅洗之,洗後以藥搽上,含口中,痰湧出後用煎硼砂散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百效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