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己葶藶丸

《雞峰》卷二十: 防己葶藶丸

配方組成

葶藶半兩,黑牽牛半兩,白朮半兩,防己3分,郁李仁3分,桑白皮3分,茯苓3分,羌活3分,黃橘皮3分,澤瀉3分。

功效主治

腹中溼熱,並手足微腫,胸滿氣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空腹服20丸,熟水送下。5日未效,加5丸,止於3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二十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: 防己葶藶丸

配方組成

防己1兩,葶藶(隔紙炒)3分,杏仁(去皮尖雙仁,炒,研如脂)1分。

功效主治

肺癰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先搗前2味為細末,與杏仁同研令勻,取棗肉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日3次,每服20丸,空腹煎桑白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。

《赤水玄珠》卷七: 防己葶藶丸

配方組成

漢防己1兩,木通1兩,貝母1兩,苦葶藶(炒)、杏仁。

功效主治

水氣凌肺,喘嗽,面目浮腫,小便赤澀,喘促不得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棗肉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桑白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赤水玄珠》卷七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