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葉1斤,麻黃6兩,生石膏2兩,甘草2斤,枳殼(麩炒)8兩,杏仁(去皮,炒)6兩,桔梗6兩,制半夏6兩,冬花3兩,葛根4兩,前胡12兩,生桑皮8兩,廣皮4兩,浙貝母3兩,百合4兩。
感冒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,發燒頭疼,鼻塞不通,周身作疼。
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3錢重,蠟皮或蠟衣筒封固。
肺虛者忌服。
每服1丸,白開水送下。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、蘭州方)。
紫蘇葉144兩,黃芩96兩,枳殼(炒)96兩,甘草72兩,橘皮96兩,桔梗96兩,茯苓96兩,杏仁(去皮,炒)72兩,前胡96兩,麻黃96兩,法半夏(炙)72兩。
外感咳嗽,發熱惡寒,頭痛無汗,四肢痠懶,鼻流清涕。
上將杏仁另研成泥,餘藥為細末,再和勻,併為極細末,過羅,煉蜜為丸,每重2錢。
每服1-2丸,溫開水送下,日服2次。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人參5錢,蘇葉1兩,葛根6錢2分5厘,半夏5錢(炙),陳皮7錢5分,前胡7錢5分,茯苓5錢,枳殼7錢5分(炒),桔梗1兩,甘草2錢5分,木香1錢8分7厘5毫,麻黃6錢2分5厘。
感冒風寒所致之發熱惡寒,鼻塞不通,頭痛無汗,四肢痠懶作疼。
上為細面,煉蜜為丸。
每丸重3錢。
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