蔥白湯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三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3莖(切),梔子14枚(擘碎),豉2合。

功效主治

乳石發動生瘡,熱氣衝胸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水3盞,煎至2盞,去滓,分作3服,早晨、午時、至晚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三。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八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6枚,人參1錢半,黃耆3錢(蜜炙),白朮1錢半(炒),條芩1錢半(酒炒),阿膠3錢(糯粉炒),白芍1錢半(炒),甘草8分,知母1錢半(酒炒)。

功效主治

懷妊七月,脈洪滑疾者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米1鬥,煮藥取2升,納膠烊盡,煎取1升,溫服。中虛血少,用黃雌雞汁煮藥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略六書》卷二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九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甘草(炙)1兩,大黃(炙)1兩,桑根白皮(銼)1兩。

功效主治

肺氣壅熱,久嗽,涕唾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以童子小便1盞半,入蔥白5寸(切),同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二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(爛研)2兩,生薑(細切)1兩,豉1合(拍碎),細茶末2錢。

功效主治

時氣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水2盞,煎蔥並姜,至1盞半,次下豉,煎少時即入茶末,去滓頓服。厚衣蓋覆取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二。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四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橘皮(洗,切)3兩,葵子1兩,蔥白3莖(切)。

功效主治

卒暴小便不通,臍腹膨急,氣上衝心,悶絕欲死,由忍尿勞役,或從驚恐,氣無所伸,乘並膀胱,氣衝脬系不正,脈右手急大。

使用方法

上以水5升,煮取2升,分3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三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(切)半升,蜀椒(去目及合口者)半升,薤白(切)半升,香豉2合,防風(去叉)2兩,芎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諸瘡風冷腫痛,皆因瘡腫坐於水中,及風冷所致,或致反張,腫入腹則能殺人。

使用方法

上銼碎,取一長項瓷罌,納藥於罌中,下水2升,以故帛及紙2-3重密封罌口,以繩縛之,然後納罌於釜中,以水煮之,罌中氣沸盛,穿破紙帛當中通氣,以瘡當氣上射之,瘡中黃水出盡即止,日2-3度,再煮罌令熱用之。以愈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三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四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(切)7莖,甘草(炙)2兩,陳橘皮(去白,焙)1兩半,生薑(切)1兩。

功效主治

金石毒腳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5盞,同煎至3盞,去滓,分3次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四。

《千金》卷十八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2-7莖,烏頭半兩,甘草半兩,珍珠半兩,恆山半兩,桃葉1把(一作枇杷葉)。

功效主治

冷熱膈痰,發時頭痛悶亂,欲吐不得者。

注意事項

忌海藻,菘菜、豬肉、冷水、生蔥、生菜、生血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、酒各4升和,煮取3升,去滓,納朱,每服1升,吐即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八。
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二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熟地、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陳皮、香附、五味子、麥冬、川斷、黃芩、紫蘇、紫菀、蔥白、黃耆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七月,胎動不安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二。

《外臺》卷三十三引《集驗方》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(切)1升,阿膠(炙)3兩,當歸3兩,續斷3兩,芎3兩,銀隨多少。

功效主治

妊娠胎動不安,腹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鬥,先煮銀,取7升,去銀,納餘藥,煎取2升半,納膠令烊。分3服,不愈更作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十三引《集驗方》。

《溫氏經驗良方》: 蔥白湯

配方組成

蔥白3寸,寸冬1錢,酒芩1錢,阿膠1錢,黨參2錢,甘草3分,當歸1錢半,黃耆1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七月妊娠,忽驚恐動搖,腹痛,或下粉紅。

使用方法

上藥煎3杯,每4點鐘服1次,服至胎安為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溫氏經驗良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