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參1兩,白朮(土炒)1兩,白茯1兩,山藥1兩,陳皮1兩,黃連(炒)5錢,山查5錢,麥芽1兩,肉豆蔻3錢,澤瀉1兩。
老幼久瀉,脾虛不能轉送。
《醫學六要·治法匯》卷三。
炒白朮4兩,炒神曲3兩,炒芍藥3兩半(冬月及春初用肉豆蔻代之)。
脾瀉。
或散或湯,作餅子尤佳。
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二,名見《醫學正傳》卷二。
白朮2兩(飲上蒸),白茯苓2兩(蒸),小茴香1兩(炒),肉豆蔻1兩(麵包煨),破故紙2兩(炒),廣木香5錢。
脾虛久瀉,每早晨溏瀉一二次。
上為末,生薑煮紅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80丸,空心米湯送下。甚,食前再服。
《醫學啟蒙》卷三。
術(炒)2兩,芍(酒炒)1兩,曲(炒)1兩半,楂子1兩,半夏1兩半,苓(炒)半兩,蒼朮1兩半。
洩。
煨飯為丸。
口服。
《脈因證治》卷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