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藥煎、壞子各等分。
牙疼。
上為細末。
擦牙,津吐之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九。
胭脂、白礬(火上熬幹)各等分。
聤耳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少許,以綿杖子蘸藥,經在所患耳中。
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八引《濟生》。
胭脂1分,貝母1分,胡粉1分,硼砂半分,沒藥半分。
反花瘡。
上為細末。
先以溫漿水洗,拭後敷藥。
《直指》卷二十四。
坯子胭脂、真綠豆粉。
陰瘡。
上為末。
敷之。
方出《百一》卷十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一。
胭脂1分,白礬(燒灰)1分,麻勃1分,竹蛀屑1分,麝香1分。
聤耳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少許,紝在所患耳中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六。
胭脂1兩,胡粉1兩。
反花瘡。
上為細末。
先以溫漿水洗瘡,候幹,然後以藥敷之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