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香3錢(另研),烏梅5個(去核,細切焙乾,為末),白萵苣子2兩8錢(炒黃,搗為末),白米1捻(另研細末)。
打撲肭損,痛不可忍者。
上藥再入乳缽內,研數百下,煉蜜為丸,如粟米大。
細嚼,熱湯送下,病在上食後服,在下食前服。
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五。
炒苦葶藶4兩,炒防己2錢5分,廣木香2錢5分,茯苓2錢5分,木通2錢5分,人參2錢5分。
溼傷筋絡,腳跟骨脫落,動之則痛,艱於行步。
上為末,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桑皮湯送下。
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引葉天士方。
珍珠1錢,犀黃1錢,冰片1錢,乳石2錢,琥珀4錢,劈砂3錢(研粹),飛面4兩。
楊梅、結毒、廣瘡。
上藥各為極細末,和勻。
每服5分,土茯苓湯調合,再以湯送下。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。
川烏(生,去皮臍,切片)半兩,草烏(去皮尖,切片,鹽炒香熟,去鹽)半兩,麻黃(去根節,微炒去汗)1兩,生地黃(洗,去苗,銼碎,酒浸1宿,焙酥黃色)1兩,自然銅(醋淬7次,研)1兩,五靈脂(揀去砂石,微炒不得過),虎脛骨(醋浸,炙酥黃色),廣木香2錢半,乳香(另研)錢半,沒藥(炙研)錢半,幹酸木瓜(生者)8兩,甜瓜子(炒黃色)1兩,沉香5錢(鎊),敗龜版(卜卦者,醋炙黃酥)7錢半。
男子婦人,風溼相搏,氣痺傳於手足,麻腫疼痛,久則偏枯,及腳氣不能行履,風溼癱瘓。
上為細末,煉白沙蜜冷定,和藥成劑,每一兩分為一十二丸。
每服2丸,隔夜以生薑自然汁入磁盞同浸,至天明化開,空心溫酒調服,再飲半盞熱酒送下,日進2服。唇吻微麻無妨。
《瑞竹堂方》卷二。
苦葶藶4兩,人參2錢5分,白朮2錢5分,茯苓2錢5分,漢防己2錢5分,檳榔2錢5分,木通2錢5分。
脾肺腎三焦之元氣為溼邪所蔽,上不能輸運氣道則喘嗽脹悶,下不能通調水道,則二便不調。
棗肉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0丸,食遠桑皮湯吞下。
《活人方》卷一。
人參(去蘆)2錢,木香2錢,漢防己2錢,茯苓(寒食麵煨)2錢,檳榔2錢,木通2錢(炒),苦葶藶半兩(炒)。
脾肺有溼,喘滿腫盛,小便赤澀。
上為末,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食前煎桑白皮湯送下。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