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砂(研)半兩,焰消(研)1兩。
小兒陽毒,煩躁,吐血,衄血,漸生赤斑。
上各為細末,再同研,煉蜜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丸,沙糖水調化,取下涎即安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九。
芒消1兩,硃砂1兩。
小兒諸熱陽盛,發狂躁,眠臥不安,目赤煩渴。
上為末,飯餅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3歲兒每服1丸,沙糖水化下,不拘時候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四引《全嬰方》。
飛消1兩(馬牙消,用大西瓜上好頭藤者1-2個,挖去瓤,裝滿消,懸屋簷下,用瓷盆接其所滴之水,冰凝成雪;冬令其雪凝於瓜皮上者名銀粉雪,更佳,其瓜內不盡之消取出,加消,另裝入1瓜,如法再取,其消裝過4-5個瓜者,雖未飛雪亦可用),硃砂(水飛)1錢,冰片2分,麝香2分。
喉風腫痛,重舌,重顎,牙癰,懸癰,燕口,舌疔,及喉癬,喉疳潰爛者。
研勻。
每用少許吹患處,其涼如雪。
《衛生鴻寶》卷二引《方氏喉科參指掌》。
硃砂半兩(水飛),消石2兩(研),龍腦少許。
傷寒5-6日,發黃,小便不利,煩躁熱悶,飲水煩躁不解。
上為細末,白米飯和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沙糖水化下。
《衛生總微》卷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