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蘇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三: 紫蘇丸

配方組成

紫蘇葉2兩,藿香葉2兩,幹木瓜(不入鹽者)1兩,人參1兩,甘草(微炙,銼)1兩,白茯苓(去黑皮)3兩,桂(去粗皮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霍亂,發熱煩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入麝香2錢,同研令勻,煉蜜為丸,如櫻桃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嚼破,以溫熟水送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三。

《聖惠》卷四十七: 紫蘇丸

配方組成

紫蘇莖葉1兩,陳橘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人參1兩(去蘆頭),高良薑1兩(銼),桂心2兩。

功效主治

霍亂,心胸妨悶,腹脅脹滿,嘔吐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散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以熱酒嚼下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四十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六: 紫蘇丸

配方組成

紫蘇葉2兩,桂(去粗皮)2兩,赤茯苓(去黑皮)2兩,縮砂(去皮)2兩,甘草(炙,銼)2兩,沉香(銼)1兩,人參1兩,桔梗(炒)1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陳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兩,胡椒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脾胃不和,痰唾嘔逆,臍腹撮痛,心胸痛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炒生薑鹽湯嚼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四十六。

《誠書》卷十四: 紫蘇丸

配方組成

紫蘇子3分,桑白皮3分,青黛3分,五味子3分,杏仁3分,麻黃3分,甘草3分,陳皮3分,人參3分,半夏3分。

功效主治

喘熱痰嗽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,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誠書》卷十四。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四: 紫蘇丸

配方組成

紫蘇子(去皮,研)2兩,橘皮(洗)2兩,知母1兩。

功效主治

津燥所致的大便不通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生薑汁調成稀膏,於重湯上煮,不住手攪,候可丸,丸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蜜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生指迷方》卷四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