硇砂膏

方出《千金》卷二十二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○: 硇砂膏

配方組成

唾、白硇砂。

功效主治

代指。

使用方法

先搜面作碗子盛唾,次著硇砂如棗許,以爪指著中。1日即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千金》卷二十二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○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硇砂膏

配方組成

當歸35兩,川芎35兩,白芷35兩,白蘞35兩,木鱉子35兩,蓖麻子35兩,玄參(去蘆)35兩,蒼朮35兩,生山甲35兩,銀花70兩,連翹70兩,生地70兩,大黃70兩,桔梗70兩,黃柏70兩,黃芩70兩,生梔子70兩,赤芍70兩。

功效主治

瘡瘍癤子,無名腫毒,紅腫疼痛,潰破流膿,久不生肌。

炮製方法

熬硇砂膏,每鍋用料子面48兩,蜈蚣1錢。上藥酌予切碎,用香油240兩炸枯,過濾去滓,煉至滴水成珠,入黃丹90兩,攪勻成膏,取出放入冷水中,出火毒後,加熱溶化,兌入細料面3兩,攪勻攤貼。大張油重6分,小張3分,油紙光。

使用方法

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上海方): 硇砂膏

配方組成

血餘(鹽水洗)4兩,山梔子8兩,穿山甲(炙)6兩,棉子油10斤,東丹(炒)100兩,槐枝6兩,杏枝6兩,桑枝6兩,柳枝6兩,沉香2兩,方兒茶2兩,血竭3兩,琥珀1兩,象皮(微炒)1兩,冰片5錢,麝香5錢,硇砂4兩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,瘰癧、乳癤。

炮製方法

先將血餘、山梔子、穿山甲、槐枝、杏枝、桑枝、柳枝浸入棉子油內一夜,隨後文火熬至藥枯,去滓濾清,加入東丹,再熬至滴水成珠收膏,攤時再加沉香、方兒茶、血竭、琥珀、象皮、冰片、麝香、硇砂藥粉和勻,攤布上,大號每張用藥肉4錢,中號每張用藥肉2錢半,小號每張用藥肉1錢半。

注意事項

疔瘡不可貼,不可入口。

使用方法

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上海方)。

《飼鶴亭集方》: 硇砂膏

配方組成

鮮桃枝5尺,柳枝5尺,桑枝5尺,槐枝5尺,大山梔80個,頭髮1兩2錢,象皮6錢,炒甲片6錢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發背,對口疔瘡,痰核痞塊,破爛惡瘡,一切無名腫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用麻油4斤,煠枯去滓,再熬至滴水成珠,後下飛黃丹1斤半,成膏,加入真硇砂3錢,血竭1錢,兒茶2錢,三味預研細,共攪極勻,出火氣聽用。

使用方法

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飼鶴亭集方》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: 硇砂膏

配方組成

當歸3兩,川芎3兩,白芷3兩,白蘞3兩,木鱉子3兩(打碎),蓖麻子3兩,元參3兩(去蘆),生蒼朮3兩,生山甲3兩,蜈蚣10條,銀花4兩,連翹4兩,生地4兩,大黃4兩,桔梗4兩,赤芍4兩。

功效主治

毒瘡潰膿,久不收口,或堅硬紅腫,痛癢難忍。

炮製方法

以上藥料,用香油15斤炸枯,去滓濾淨,煉至滴水成珠,再入章丹90兩,攪勻成膏。每膏藥油15斤,兌乳香面、沒藥面、輕粉面、血竭面、紅粉面、此茶麵各5錢,潮腦8錢,生硇砂面6兩,攪勻。每大張淨油5分重,每中張淨油3分重,每小張淨油1分5厘重,每中盒50張裝,每小盒100張裝。

使用方法

貼於患處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。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一: 硇砂膏

配方組成

硇砂(生用)1錢,石礦灰1兩(炒黃色),白丁香3錢(炒黃色),丹黃半斤(生用),鹼1斤(淋水5碗)。

功效主治

癰疽腫毒,瘰癧,疣痣。

炮製方法

前四味研為極細末,次將鹼水煎作1碗,成膏待冷,以前末入膏和勻,藏瓷器中。

使用方法

一應毒物,以此膏點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準繩·瘍醫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