硃砂安神丸
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硃砂4錢,黃連5錢,生甘草2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煩懊憹,心亂怔忡,上熱胸中氣亂,心下痞悶,食入反出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黍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食後津唾嚥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。

《內外傷辨》卷中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硃砂5錢(另研,水飛為衣),甘草5錢5分,黃連(去須淨,酒洗)6錢,當歸(去蘆)2錢5分,生地黃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心火上炎,灼傷陰血,心神煩亂,怔忡,失眠多夢。現用於輕性貧血,腦貧血,神經過敏,精神不安,心悸亢進,心神煩亂不安,苦悶不眠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除硃砂外,四味共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黍米大,以硃砂為衣。

注意事項

忌食辛辣、煙、酒;因消化不良,胃部嘈雜,有似煩悶而怔忡不安,或不眠等症忌服;忌油膩;不宜多服或久服,以防造成汞中毒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或20丸,食後津唾嚥下;或溫水、涼水少許送下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內外傷辨》卷中。

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五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黃連2錢,硃砂2錢,當歸身3錢,白茯苓2錢,甘草1錢,遠志2錢,石菖蒲2錢,酸棗仁1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豬心血為丸,如芡實大,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燈心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五。

《傷寒大白》卷三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黃連、白茯神、麥門冬、生地、棗仁。

功效主治

心火旺,心血虛,不得臥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傷寒大白》卷三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2兩,生白芍2兩,川貝2兩,炒棗仁2兩,生地3兩,陳皮1兩5錢,麥冬1兩5錢,黃連4錢,茯苓(去皮)1兩5錢,甘草5錢,川芎1兩5錢,遠志肉(甘草水制)5錢。

功效主治

神經衰弱,失眠心跳,思慮過度,記憶不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3錢重,每斤丸藥用硃砂面3錢為衣,蠟皮或蠟紙筒封固。

使用方法

每次服1丸,白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。

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》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1兩,麥冬1兩,天冬1兩,元參5錢,丹參5錢,遠志5錢,茯苓5錢,柏子仁1兩,人參2錢5分,生地2兩,棗仁1兩(炒),五味子5錢。

功效主治

心血虛,怔忡驚悸,睡眠不實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,硃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》。

《保嬰撮要》卷八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硃砂4錢,黃連半兩,生地黃半兩,生甘草2錢半,蘭香葉2錢(燒灰),銅青5分,輕粉5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心疳怔忡,心中痞悶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幹敷上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保嬰撮要》卷八。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黃連1錢,甘草2錢5分,熟地3錢,生地2錢,當歸5錢,生黃耆1兩,棗仁(炒)1兩,龍齒(生)6錢,茯苓5錢,柏子仁1兩,遠志(炙)5錢。

功效主治

氣血衰弱,心跳不安,精神恍惚,夜寐難眠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硃砂為衣,重3錢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日2次,溫開水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

《症因脈治》卷二: 硃砂安神丸

配方組成

硃砂、黃連、甘草、生地、麥冬、當歸、遠志、白茯苓。

功效主治

心經咳嗽,咳則心痛,喉中介介如梗狀,甚則舌腫咽痛,左寸脈洪數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症因脈治》卷二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