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薑丸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聚寶方》: 生薑丸

配方組成

蜈蚣1條(酒浸1宿),幹蠍(全者)7個,蠶蛾10個,白殭蠶(直者,研)1分,硃砂1分(研),天南星1個,白附子1個,麝香(當門子)1個,薄荷心7個,龍腦(研)1錢,水銀(錫結沙子)1錢,棘岡子20個(炒)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虛風,急慢驚搐搦,項筋緊強,手足逆冷,腰背拘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研令勻。以石腦子油和為膏,單子裹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粒,如黍米大,冷水調下,鬚髮前服。1-2服必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九引《聚寶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四: 生薑丸

配方組成

生薑(去粗皮切作片,焙)6兩,厚朴(去粗皮生薑汁炙熟)6兩,半夏(湯洗7遍)1兩,陳橘皮(去白,焙)6兩,人參1兩半,白茯苓(去黑皮)1兩半,陳曲(微炒)1兩半,大麥糵(炒)1兩半。

功效主治

三焦虛脹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用生薑汁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曝幹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食前米飲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四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三: 生薑丸

配方組成

生薑2斤(和皮切作片子,以鹽3兩淹1宿,慢火焙乾),甘草(炙,銼)4兩,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4兩,香白芷1兩,縮砂(去皮)1兩,胡椒1兩,蓬莪術(炮)2兩。

功效主治

乾嘔噁心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以麵糊為丸,如小彈子大,細研丹砂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細嚼1丸,食前溫酒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三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二: 生薑丸

配方組成

生薑1兩,半夏1兩,附子3分,藜蘆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膿血下痢不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陳醋煮沸,和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陳米飲下。日午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二。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三: 生薑丸

配方組成

生薑、藜蘆、烏頭、桂心、黃連、雲實、代赭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熱病時氣下赤白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丸。大下痢,宿勿食。清旦以冷水服之,勿飲食,至日中過後乃飲食也。若得藥力,明旦更服如前。亦可長服。虛羸,晝夜百行膿血亦愈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二一三。

《濟陽綱目》卷二十八: 生薑丸

配方組成

生薑(切作片子焙乾)。

功效主治

寒嗽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糯米糊為丸,如芥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米飲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濟陽綱目》卷二十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