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氣丸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八一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陳皮(去白)1兩,青皮(去白)1兩,五靈脂1兩,玄精石1兩。

功效主治

諸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生薑汁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前以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八一。

《三因》卷十三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杏仁(去皮尖,麩炒,別研)1兩,桂枝(去皮)1兩,益智(去皮)2兩,乾薑(炮)2兩。

功效主治

氣不足,動便喘咳,遠行久立皆不任,汗出鼻幹,心下急,痛苦悲傷,臥不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以鍾乳粉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腹以米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十三。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三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枳殼(麩炒,去瓤)半兩,蓬莪術半兩,半夏(洗7次)2錢,薑黃2錢,甘松(去土)2錢,陳皮(去白)7錢半,大麥糵(炒)7錢半。

功效主治

胸中噎塞,氣澀不通,酒食所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水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食後煎陳皮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御藥院方》卷三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一引《仁存方》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橘紅1兩,桔梗半兩,桂心半兩,檳榔半兩,木香1分,杏仁(去皮尖)1分。

功效主治

息積。脅下滿,氣逆,不妨於食,連年不已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未知,加至30丸,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一引《仁存方》。

《千金》卷十七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杏仁1兩,桂心1兩,益智子2兩,乾薑2兩。

功效主治

氣不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丸,食前服,以知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》卷十七。

《雞峰》卷二十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香附子1兩,縮砂仁1錢,木香1錢,白豆1錢,蔻仁1錢,甘草1錢,甘松1錢,丁香1錢,薑黃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虛人有冷,氣道凝澀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空心以生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雞峰》卷二十。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吉林方)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蔻仁2兩6錢7分,砂仁1兩3錢4分,草果仁1兩3錢4分,木香6錢7分,三稜6錢7分,檳榔1兩,雞內金1兩3錢4分,盔沉1兩3錢4分,甘草6錢7分,枳殼6錢7分,山楂6錢7分,姜夏6錢7分,白朮6錢7分,烏藥6錢7分,川軍2兩,二醜2兩,神曲1兩,公丁香1兩,貢樸1兩,貢桂1兩,莪術6錢7分,青皮1兩,陳皮1兩。

功效主治

男女之氣滯肝鬱,小兒疳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水泛為丸,如黃豆大,硃砂為衣。可用瓷壇貯存以免風乾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吉林方)。

《醫學整合》卷一: 理氣丸

配方組成

焦術、陳皮、厚朴、麥芽、半夏、檳榔、神曲、枳殼、草果、南星、木香、茯苓、甘草。

功效主治

宿食,脈沉滑屬壯者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學整合》卷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