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皮2兩,赤芍藥2兩,川芎1兩半,羌活1兩半,甘菊2兩,防風2兩,半夏1兩半(湯浸洗7度,炒令黃),甘草1兩(炙)。
婦人血氣攻疰,頭目疼痛,遍身煩疼,口苦舌幹,多困少力,或發寒熱,狀似傷寒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水1盞,加生薑2片,薄荷10葉,煎至7分,稍熱服。
《博濟》卷四。
牡丹皮2兩。
中水毒溪毒,下部蟲蝕生瘡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酒1盞調下,日3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(人衛本)卷一四九。
牡丹皮1兩,地骨皮1兩,天台烏藥1兩,海桐皮1兩,青皮1兩,陳皮1兩。
產後寒熱,臍下疼痛,煩躁。
上為末,入研了沒藥2錢半,再羅過。
忌生冷硬滑醋物。
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7分,如寒多熱服,熱多寒服,食前,每日3次。
《衛生寶鑑》卷十八。
牡丹皮1兩,芒消1兩,大黃(蒸)1兩,冬瓜子3-7粒(去皮尖)。
產後惡露悶絕。
上每用5錢,水煎服。
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十八。
牡丹皮、當歸、骨碎補、紅花(酒浸)、續斷、乳香、沒藥、桃仁、川芎、赤芍藥、生地黃。
跌撲閃挫傷損,滯血疼痛。
水、酒煎服,卻用秫米飯熱罨縛,冷又蒸熱,換縛。
《準繩·瘍醫》卷六。
白芍藥半兩,當歸半兩,五加皮半兩,地骨皮半兩,人參半兩,沒藥2錢,桂心2錢,牡丹皮3錢。
婦人產後虛羸,發熱自汗,欲變蓐勞,或血氣所搏,及經候不調,寒熱自汗羸瘦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水、酒各半盞,不飲酒只用清水1盞,開通錢1錢,麻油蘸之,同煎至7分,去滓,通口服下。煎不得攪,吃不得吹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四九。
牡丹皮(為末)2分,白鹽半兩。
箭鏃毒藥入諸處不出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日3次。其箭鏃漸漸自出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○。
牡丹皮1兩,威靈仙(洗,焙)1兩,黃耆(銼)1兩,桂(去粗皮)1兩,大黃(酒蒸,切,焙)1兩,當歸(切、焙)1兩。
產後妒乳,壅結疼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每日3次,不拘時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六。
冬瓜子、當歸、赤芍藥、丹皮(酒煮)、大黃、桃仁。
產後內傷而喘,血分有熱,熱壅不不行者。
《症因脈治》卷二。
牡丹皮1分,芍藥1分,白芷1分,乾薑1分,當歸半兩,延胡索半兩,陳皮(去白)半兩,官桂(去皮)半兩,烏藥半兩,苦杖半兩,紅花半兩,川芎半兩。
婦人髒冷,氣不和,心胸煩悶,不思飲食,四肢無力,頭昏身體痛。
上為末。
每服1錢半,用生薑2片,酒、水各半盞,同煎至7分,溫服;如初生產後,每日3服,7日後,漸減服數。如服藥後,腹內些小疼痛,請不怪,如吃至滿月,永無病生。
《博濟》卷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