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梅湯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八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肉1兩(微炒),沙糖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硫黃髮時,令人背膊疼悶,眼暗漠漠。

使用方法

以漿水1大盞,煎至7分,時時溫呷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三十八。

《外臺》卷二十五引《肘後方》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黃連2兩,阿膠(炙)2兩,梔子30枚,烏梅20枚,黃柏1兩。

功效主治

熱下(匿蟲),療熱水谷下痢。

使用方法

上切。以水7升,煮取2升半,分為2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二十五引《肘後方》。

方出《外臺》卷二十五引《肘後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20枚。

功效主治

水下積久不愈,腸垢已出者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升,煮取1升,頓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外臺》卷二十五引《肘後方》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。

《千金翼》卷十八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2-7枚(大者),香豉1升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鬥,煮烏梅取5升,去滓,納豉,煮取3升,分3服,可常用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十八。

《聖惠》卷五十二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肉半兩(微炒),恆山半兩,松蘿3分,鱉甲1兩(生用),川升麻1兩。

功效主治

痰實瘧,攻作寒熱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細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3大盞,煎取1盞半,下茶末2錢,更煎2-3沸,去滓,空腹分為2服。如人行5裡當吐,如未吐再1服,以吐惡痰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惠》卷五十二。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三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九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肉7枚(微炒),生薑1分(捶碎),白沙糖3分。

功效主治

暴渴,心神煩悶,口舌乾燥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2大盞,煎至1盞2分,去滓,分溫2服,食後服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三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九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一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(取肉)半兩,山梔子仁半兩,甘草(炙)半兩,葛根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大病癒後,體虛煩滿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水1盞,入豉2-7粒,同煎至半盞,去滓,早、晚食後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一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八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肉(炒)半兩,黃連(去須,炒)3分,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,黃芩(去黑心)半兩,龍骨半兩,訶黎勒(炮,去核)3分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,銼)1兩,阿膠(炙令燥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久痢,食即嘔吐,煩渴不可忍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錢匕,漿水1盞,加生薑3片,同煎至7分,去滓,空心溫服,日午再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八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九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3兩(去核,熬)。

功效主治

中水毒,手足指俱冷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不拘時候頻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九。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五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小黑豆1合,綠豆1合,烏梅2個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瘡痘熱渴。

使用方法

上(口父)咀。新汲水1碗,煎取清汁,旋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直指小兒》卷五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七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梅肉4兩,甘草4兩,草豆蔻仁半兩,桂心半兩,木香半兩,幹生薑半兩,白鹽6兩(炒)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。

炮製方法

上如法炮製,同為細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-2錢,沸湯點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七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九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(銼,焙)1斤,半夏半斤(生薑絞汁浸2宿,焙乾),桂(去粗皮)1兩,馬鞭草(焙)半斤,荊芥穗4兩,陳橘皮(去白,焙乾)4兩,甘草4兩。

功效主治

瘴氣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錢,水1盞,加生薑5片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九。

《醫林纂要》卷九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肉3個,薏苡根1兩。

功效主治

蛔蟲衝心,心痛欲死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林纂要》卷九。

《羊毛溫證論》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40枚,龍腦薄荷3錢,金銀花3錢。

功效主治

羊毛溫邪,毒火衝逆,嘔吐有蟲,水漿不入,煩躁胸悶;並治暑火嘔痰,胸脅刺痛,乍熱心煩。

使用方法

共熬汁去滓,下冰糖3兩化,冷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羊毛溫證論》。
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二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3枚(酒浸),黃連1錢2分,乾薑1錢,犀角2錢,木香8分,雄黃1錢5分,人參2錢,桃仁泥8分。

功效主治

唇瘡。蟲食肛,上唇生瘡,聲必啞;蟲食髒,下唇生瘡,咽必幹,皆因腹內生熱而食少者,腸胃空虛,三蟲求食之故。

使用方法

水煎,頓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二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八: 烏梅湯

配方組成

烏梅肉(炒)2兩,茜根(銼)1兩,黃芩(去黑心)1分,葛根(銼),人參半兩,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消渴,膈熱咽乾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至8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八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