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陰清化丸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八: 滋陰清化丸

配方組成

熟地、生地、天冬、麥冬、當歸、龜甲、阿膠、白芍、茯苓、山藥、貝母、花粉、甘草、五味。

功效主治

虛勞。陰虛火動,內熱爍金而損肺,多服寒涼而傷脾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含化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八。

《扶壽精方》: 滋陰清化丸

配方組成

懷慶生地黃2兩(酒浸,竹刀切搗),天門冬2兩(去皮心,曬),陳皮(去白,鹽水拌,微炒)1兩,天花粉1兩,貝母1兩,熟地黃(酒浸,竹刀切)1兩,麥門冬(酒浸透,去心搗)1兩,薏苡仁(絹包,同糯米於砂鍋內蒸1炷香,去米不用,曬乾)1兩,白茯苓(去皮,得人乳浸透更妙)1兩,幹山藥1兩,甘枸杞1兩,白芍藥(酒炒)1兩,川玄參1兩,五味子5錢,生甘草5錢。

功效主治

諸虛。陰虛火動而後嗽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空心、臨臥不時津液噙化;沸湯調下亦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扶壽精方》。

《瘍醫大全》卷二十一: 滋陰清化丸

配方組成

天門冬(去心)2兩,甘枸杞2兩,麥門冬(去心)2兩,知母(酒洗)2兩,當歸(酒洗)2兩,生地(酒洗)2兩,熟地(酒煮)2兩,川貝母(去心)2兩,北五味7錢,粉丹皮1兩,山萸肉1兩,玄參1兩,白茯苓1兩5錢,懷山藥1兩5錢。

功效主治

肺癰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空心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瘍醫大全》卷二十一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