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經丸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: 溫經丸

配方組成

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半,大黃(銼,炒)、桃仁(去皮尖雙仁,炒,別研)1兩1分,芎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水蛭(熬)3分,細辛(去苗葉)3分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月水不通,臍下撮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加至30丸,空腹酒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
《千金翼》卷八: 溫經丸

配方組成

乾薑3兩,吳茱萸3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3兩,大黃3兩,芍藥3兩,黃芩2兩,乾地黃2兩,當歸2兩,桂心2兩,白朮2兩,人參1兩,石葦1兩(去毛),蜀椒1合(去目及閉口者,汗),桃仁70枚(去皮尖雙仁,熬),薏苡仁1升。

功效主治

婦人胸脅滿,月水不利,時繞臍苦痛,手足煩熱,兩足痠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日服3次,先食酒送下。不知稍加,以知為度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千金翼》卷八。

《天津市固有成方統一配本》: 溫經丸

配方組成

黨參10兩,白朮(麩炒)10兩,茯苓6兩,黃耆(炙)4兩,乾薑4兩,川附子(炙)2兩,黑鬱金4兩,厚朴(姜炙)2兩,肉桂6兩,吳茱萸(甘草水炙)4兩,沉香2兩。

功效主治

婦女氣虛血寒,子宮虛冷,月經不調,血色暗淡,經期腹痛;及寒溼帶下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共軋為細粉,和勻,煉蜜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丸,溫開水送服。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天津市固有成方統一配本》。

《簡明醫彀》卷三: 溫經丸

配方組成

附子1個(制,去皮臍),黃耆1兩,人參5錢,當歸5錢,白芍(酒炒)5錢。

功效主治

遍身麻木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早、晚以酒送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簡明醫彀》卷三。

《外科精義》卷下引《養生必用方》: 溫經丸

配方組成

厚朴(姜制)1兩,官桂(去皮)1兩,白朮1兩,甘草(炙)1兩,乾薑(炮)1兩,木香1兩,附子2兩(炮與井水淬7次,去皮臍)。

功效主治

陷脈瘻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食後飲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科精義》卷下引《養生必用方》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