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心湯

《衷中參西》上冊: 定心湯

配方組成

龍眼肉1兩,酸棗仁(炒,搗)5錢,萸肉(去淨核)5錢,柏子仁(炒,搗)4錢,生龍骨(搗細)4錢,生牡蠣(搗細)4錢,生明乳香1錢,生明沒藥1錢。

功效主治

心虛怔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衷中參西》上冊。

《三因》卷八: 定心湯

配方組成

茯苓4兩,桂心2兩,甘草(炙)2兩,白芍藥2兩,乾薑(炮)2兩,遠志(去心,炒)2兩,人參2兩。

功效主治

心勞虛寒,驚悸,恍惚多忘,夢寐驚魘,神志不定。

炮製方法

上銼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4錢,水1盞半,加大棗2個,煎7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三因》卷八。

《簡易方》引《葉氏錄驗方》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○): 定心湯

配方組成

人參(去蘆)3兩,白茯苓(去皮)3兩,茯神(去木)3兩,黃耆(蜜炙)3兩,白朮2兩,赤石脂(研)2兩,川芎2兩,厚朴(薑汁制)2兩,紫菀茸2兩,防風2兩,麥門冬(去心)1兩半,官桂(去皮)1兩,甘草(炙)1兩。

功效主治

心氣不足,營血衰少,多畏不樂,精神昏昧,魂魄飛揚,心神離散,夢中失精,白濁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粗末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錢,水1盞半,加赤小豆70粒,煎7分,去滓,食後通口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簡易方》引《葉氏錄驗方》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一五○)。

《古今醫鑑》卷三: 定心湯

配方組成

生地汁半盞,童便半盞。

功效主治

傷寒愈後,心下怔忡。

使用方法

上和合,重湯煮數沸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醫鑑》卷三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