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雄3分,防風3分,芎3分,人參3分,獨活3分,桂心3分,葛根3分,白朮6分,遠志6分,薯蕷6分,茯神6分,山茱萸6分,莽草4分。
頭目眩暈,屋轉旋倒,或三兩日卻明,發動無定,久成青盲。
上藥治下篩。
每服方寸匕,先食以菊花酒送下,1日2次。漸加至3匕,以知為度。
《千金》卷十四引徐嗣伯方。
天雄(1只去皮臍,生薑自然汁半盞,蘸炙,汁幹為度)半兩,鍾乳粉半兩,石膏3錢(火煅),雄黃(別研)1錢,硃砂1錢(別研)。
諸般偏正頭風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小錢,臘茶少許,1處同研,用貓兒薄荷煎湯,食後臨臥點服。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一。
天雄1兩(如無,以大川烏代之),雄黃半兩(水磨,澄幹),川芎1兩半,全蠍半兩(去土),白殭蠶4錢(直者,去絲嘴),蓽茇3錢(微炒)。
頭風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錢,用臘茶調下。如牙疼,先以鹽湯漱口,次用藥擦牙上。
《普濟方》卷四十六引《衛生寶鑑》。
天雄1枚(末),膩粉1錢,麝香1錢。
陰生瘡,腫痛。
上為細散。
以溫漿水洗瘡,淨後用津液塗之。
《普濟方》卷三○一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白斂1兩,桂心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乾,微炒),乾薑半兩(炮裂,銼),薯芋1兩,乾漆1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狗脊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當歸1兩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。
中風跛蹇,偏枯不遂,肢節疼痛,晝夜呻吟。
上為細散。
忌生冷、油膩。
每服2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
天雄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羌活半兩,木香半兩,川大黃3分(銼碎,微炒),大麻仁3分,桂心半兩,訶黎勒皮3分,枳殼3分(麩炒微黃,去瓤),青橘皮半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萆薢3分(銼),防風3分(去蘆頭),獨活3分,芎3分,山茱萸3分,桑根白皮1兩(銼),大腹皮1兩(銼),漢防已半兩,檳榔1兩,郁李仁1兩(湯浸,去皮,微炒)。
腳氣,緩弱頑痺,行立無力。
上為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四十五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防風1兩(去蘆頭),山茱萸1兩,芎1兩,薯蕷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白朮1兩半,遠志1兩半,獨活1兩,桂心1兩,葛根1兩(銼),茯神1兩,莽草1兩,石膏2兩,甘菊花3分。
婦人風眩頭疼,心神昏悶,四肢緩弱。
上為粗散。
每服4錢,以水半中盞,酒半中盞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六十九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麻黃半兩(去根節),當歸半兩(銼,微炒),白朮半兩,半夏半兩(湯洗7遍,去滑),肉桂1兩(去粗皮),川椒1分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乾薑3分(炮裂,銼),厚朴1兩(去粗皮,塗生薑汁,炙令香熟),陳橘皮3分(湯浸,去白瓤,焙)。
陰毒傷寒,身重背強,腹中(疒丂)痛,咽喉不利,毒氣攻心;心下堅強,短氣嘔逆,唇青面黑,四肢厥冷,其脈沉細。
上為粗散。
每服3錢,以水1大盞,加生薑半分,大棗3個,煎至5分,去滓,不拘時候,稍熱服。如人行10裡未汗,再服。
《聖惠》卷十一。
天雄1兩,五味子1兩,遠志1兩,蓯蓉10分,蛇床子6兩,菟絲子6兩。
五勞七傷,陰萎不起,衰損。
上藥治下篩。
每服方寸匕,酒送下,1日3次。常服勿止。
《千金》卷二十。
天雄2兩(炮裂,去皮臍),遠志1兩(去心),續斷1兩,蛇床仁1兩,桂心1兩,菟絲子3兩(酒浸3宿,曝幹,別杵末),肉蓯蓉1兩(酒浸,去皴皮,微炙),雄蠶蛾1兩(微炒),石龍芮1兩。
腎臟虛損,陽氣萎弱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3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七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石龍芮3分,獨活3分,防風3分(去蘆頭),麻黃1兩(去根節),茯神3分,杜仲3分(去粗皮,炙微黃,銼),萆薢3分(銼),丹參3分,桂心1兩,羌活3分,五味子3分,細辛3分,牛膝3分(去苗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人參3分(去蘆頭)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。
腎臟風邪所傷,語言謇急,腰脊不可轉側,腰膝緩弱疼痺,頭旋耳鳴,身體沉重無力。
上為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七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1兩,白朮1兩,桂心1兩,側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當歸1兩,牛膝(去苗)1兩,乾漆(搗碎,炒令煙出)1兩,狗脊1兩,防風(去蘆頭)半兩,吳茱萸(湯浸7遍,焙乾,微炒)半兩,枳殼(麩炒微黃,去瓤)半兩,丹參半兩。
虛勞,風邪所攻,偏枯不遂,肢節疼痛,晝夜呻吟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七。
天雄3兩(炮),白朮8兩,桂枝6兩,龍骨3兩。
腎陽虛衰,畏寒腰冷,陽痿遺精,小便頻數或不利。虛勞。男子失精。老人腰冷。小便頻數,或遺溺,小腹有動者。失精,臍下有動而惡寒,或衝逆,或小便不利者。陽虛亡血,失精。
上為散。
每服半錢匕,酒送下,1日3次。不知,稍增之。
《金匱》捲上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3兩,細辛(去苗葉)3兩,山茱萸5兩,乾薑(炮)2兩,山芋7兩。
風聾,頭目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匕,空心溫酒調下,1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四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石斛1兩(去根,銼),羌活3分,麻黃1兩(去根節),萆薢3分(銼),防風3分(去蘆頭),赤箭1兩,牛膝1兩(去苗),赤芍藥3分,肉桂1兩半(去皺皮),當歸3分,木香3分,薏苡仁1兩,檳榔1兩,枳殼3分(麩炒微黃,去瓤)。
風毒攻腎臟,流注腳膝,軟弱無力,或時疼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薑半分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1兩,蜈蚣(去足,微炒)1枚,莽草(微炒)1兩,雄黃(研如粉)2兩,乾薑(炮裂)2兩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1兩半,真珠(研如粉)1兩半,桂(去粗皮)2兩,蜀椒(去目並閉口,微炒出汗)1兩半,細辛(去苗葉)1兩半,芫青(去足翅,微炒)49枚,丹砂(研如粉)1兩半,防風(去叉)1兩半,斑蝥(去翅足,微炒)35枚,犀角(鎊)1兩,鬼臼(去毛,微炒)1兩。
遁屍注在旁人,或入腹中,化為蠱毒有聲,或在咽喉,或入諸脈,不在一處,入人腹內,蠱成蝕人五臟。入心令人面赤;入肺令人面白少氣;入肝令人面青善怒轉筋;入腎令人呻吟面黑,腰痛耳聾;入脾令人面黃不嗜食飲。羸瘦小便數,胸中噎塞,嗔喜無常,及百注為病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匕,空心以清酒調下,1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○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細辛(去苗葉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,生地黃(切,焙)半兩,苦參半兩,藜蘆(去苗)半兩。
腎虛齒痛。
上為細散。
揩貼齒痛處,日3-5上。勿咽津,每藥盡即以水漱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二○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當歸1兩,雄黃半兩(細研),桂心1兩,獨活3分,木香1兩,幹蠍半兩(生用),天南星半兩(微炒,煨),地龍半兩(微炒),硃砂半兩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。
風入腹,臟腑中切痛,心腹拘急。
上為細散。
入研了藥令勻。每服1錢,以生薑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天雄(去皮)。
一切水毒及驢涎馬汗入瘡腫。
上藥用瓷瓦子刮細末。
貼瘡口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三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3分,天麻(酒炙)3分,天南星(炮裂)半兩,桂(去粗皮)1兩,麻黃(去根節)1兩,當歸(切,炒)1兩,獨活(去蘆頭)1兩,烏蛇肉(酒浸,去皮骨,炙)1兩,幹蠍(去土,炒)半兩,白殭蠶(炒)半兩。
婦人偏枯,手足或冷或痛,或不知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○。
川烏頭1兩(炮裂,去皮臍),桂心1兩,川椒1兩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莽草1兩(微炙),雄黃1兩(細研),硃砂1兩(細研,水飛過),木香半兩,虎頭骨1兩(塗酥,炙微黃)。
惡風,走疰疼痛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六。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○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五味子(炮)1兩,白朮1兩,人參1兩,白芷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3分,柴胡(去苗)3分,麥門冬(去心,焙)3分,乾薑(炮)3分,麻黃(去根節)半兩,山茱萸半兩,蜀椒(去目並閉口,炒出汗)半兩,桔梗(銼,炒)半兩,當歸(切,焙)1兩半,防風(去叉)2兩。
產後中風偏枯,手足不遂,痿弱無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二。
天雄(炮裂,去皮臍)、山茱萸、桂(去粗皮)、附子(炮裂,去皮臍)、秦艽(去苗土)、獨活(去蘆頭)、山芋、白斂、乾薑(炮裂)、狗脊(去毛)、乾漆(炒令煙出)、防風(去叉)各等分。
肝中風,肢體不遂,頭目昏眩,四肢無力。
上為散。
每服2錢匕,空心、日午、近晚溫酒調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五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桂心3分,石南3分,莽草3分(微炙),茵芋3分,狼毒半兩(銼碎,醋拌,炒熟),木香3分,雄黃半兩(細研),麝香1分(細研)。
風疰淫躍面板,攻注遊走,疼痛不可忍。
上為細散,入雄黃、麝香,同研令勻。
每服1錢,以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《聖惠》卷五十六。
天雄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白石脂3分,露蜂窠半兩(微炒)。
消腎,小便滑數,白濁,心神煩躁。
上為粗末。
以水2大盞半,加大棗5枚,煎至1盞半,去滓,食前分3次溫服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五十三。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一八○。
天雄4個(炮裂,去皮臍),桃仁半斤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研),川楝子30枚,胡蘆巴5兩,胡椒1兩,幹蠍1兩(微炒),海藻1兩(洗去鹹味),蘹香子1兩。
(疒頹)偏大腫痛。
上藥用酒2鬥,於銀器內盛,日煎14日,曬乾,為細散,入桃仁,研令勻。
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五味子半兩,薯蕷3分,熟乾地黃3分,巴戟1兩,續斷3分,蛇床子1兩,遠志3分(去心),桂心3分。
虛勞陽氣不足,陰氣萎弱,囊下溼癢,小便餘瀝。
上為細散。
忌生冷、油膩。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獨活1兩,桂心1兩,當歸1兩,酸棗仁2兩(微炒),木香1兩,幹蠍半兩(微炒)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麝香1分(細研)。
歷節風,流入腰膝疼痛。
上為細散,研了麝香令勻。
忌生冷、油膩、豬、魚、雞、犬肉。
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三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獨活1兩,羚羊角屑1兩,白鮮皮1兩,防風1兩(去蘆頭),躑躅花1兩(酒拌,微炒),麻黃1兩(去根節),芎1兩,酸棗仁1兩(微炒),川烏頭半兩(炮裂,去皮臍),桂心1兩,牛黃1分(研入)。
中風,身如角弓反張,口噤者。
上為粗散,入研了藥令勻。
每服2錢,不拘時候,以溫酒調下,頻服。以汗出為度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一。
天雄1兩(炮裂,去皮臍),蛇床子1兩,遠志1兩(去心),菟絲子1兩(酒浸3日,曝幹,別杵為末),肉蓯蓉1兩(酒浸1日,颳去皴皮,炙幹),五味子1兩,麋茸1兩(去毛,塗酥,炙微黃),巴戟1兩,杜仲1兩(去粗皮,炙微黃,銼)。
腎臟虛損,膝無力,陽氣萎弱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食前以溫灑調下。
《聖惠》卷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