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榆2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血痢不止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以水1盞.煎取7分,去滓溫服,日2次,夜1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六。
地榆(銼)1兩半,黃柏(去粗皮,微炙)1兩半,黃連(去須)1兩半,黃芩(去黑心)1兩半,馬藺子(微炙)半兩,茜根(銼)1兩。
小兒血痢。
上為粗末。
1-2歲兒每服1錢匕,水半盞,加生薑1片,同煎至3分,去滓,食前分2次溫服,1日2次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七八。
地榆(銼.焙)1兩,樗根(銼,焙)1兩,酸石榴皮(幹者)半兩。
血痢不止,及積毒瀉血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將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六。
地榆1兩半,當歸(切,焙)1兩半,阿膠(炙燥)1兩半,黃耆(銼)1兩半,艾葉3分,龍骨(碎)2兩。
婦人經血暴下,兼帶下積久不愈,面目萎黃,睏倦羸瘦。
上(口父)咀如麻豆大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薑3片,煎至7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三。
地榆2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2兩,當歸(切,焙)3分,艾葉(炒)半兩,吳茱萸(湯浸,焙乾,炒)半兩,高良薑半兩。
腸胃受風,飧洩無度,或下黃水,腹脅痛悶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4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空心、日午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四。
地榆(銼)1兩,柏葉(去枝)1兩,蒲黃酸1兩,石榴皮(銼)1兩,甘草(炙)1兩,生熟地黃(焙)1兩。
室女月水不斷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煎7分,去滓,空心、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一。
地榆(去苗,刮淨,銼細)1兩,當歸(炙,焙,切碎)2兩,生薑(去皮,切碎,陰乾者)半兩,艾葉(搗為末)半兩,赤石脂1兩。
妊娠墮胎後,血出不止,形體虛羸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新竹葉10片,同煎至7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五八。
地榆3分,芍藥3分,木香半兩,當歸(切,焙)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,阿膠(炙燥)半兩,乾薑(炮裂)1分。
產後血痢不止,臍腹(疒丂)痛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六五。
地榆半兩(微炙,銼),厚朴3分(生薑汁制,炒),訶子半兩(煨,去核)。
小兒下痢赤白,臍腹撮痛,日夜頻並,羸困煩渴,全不入食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半錢,乳食前,煎木瓜、棗湯調下。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九。
地榆1兩半,艾葉1兩半,枳殼(去瓤,麩炒)1兩半,黃耆(銼)1兩半,防風(去叉)1兩半,龍骨1兩半,桑耳1兩半。
痔瘡下血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水2盞,加生地黃1分(拍碎),同煎至8分,去滓,空心溫服,日晚再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二。
地榆(銼)3分,甘草(炙,銼)3分,酸石榴皮3分,阿膠(炙,炒)半兩,厚朴(去粗皮,生薑汁炙)3分,白石脂(研)半兩,赤芍藥3分,龍骨半兩。
洩痢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1盞,去滓,空心、日午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四。
地榆、甘草、乾薑、幹葛、粟殼、當歸、芍藥、茯苓。
滑痢,冷熱不調者。
《證治寶鑑》卷八。
蒼朮去皮(4兩),地榆2兩。
久病腸風,痛癢不任,大便下血。
每服1兩,水1盞,煎至7分,食前多服除根。
《保命集》卷中。
地榆(銼)1兩,黃連(去須)1兩,黃芩(去黑心)1兩,犀角屑1兩,升麻半兩,茜根半兩。
瘧痢挾熱,下血腹痛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4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.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三十七。
地榆半兩,黃連(去須)半兩,木香半兩,白朮1分半,甘草(炙,銼)1分,阿膠(炙燥)1分。
傷寒不發汗,變成狐惑,毒氣上攻,咽喉疼痛,下痢不止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薑1棗大(拍碎),煎至8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二十九。
地榆根8兩,柏葉8兩,蟹爪1升,竹茹1升,漏蘆3兩,茯苓1兩,蒲黃3合,伏龍肝半斤,乾薑2兩,芍藥2兩,當歸2兩,桂心2兩,甘草(炙)2兩。
婦人崩中漏血不絕。
以水1鬥5升,煮地榆根,減3升,納諸藥,更煮取4升。分服,日3次,夜1次。
《千金翼》卷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