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骨皮1兩,防風1兩,人參半兩,甘草半兩。
心臟積熱口乾,或煩渴,頰赤,舌澀,及汗後餘熱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3錢,水1盞,加青蒿5-7葉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無青蒿,用竹葉5-7片。
《衛生寶鑑》卷五。
地骨皮2兩,防風(去蘆)1兩,甘草半兩,麥門冬1兩(去心)。
骨蒸肌熱,一切虛勞煩躁。
上銼散。
每用3錢,水1盞,加生薑5片,煎服,不拘時候。
《得效》卷九。
地骨皮(洗,去心)1兩,防風(去釵股)1兩,甘草(炙)1分。
骨蒸肌熱。傷寒、伏暑後煩熱不安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竹葉7片,煎至7分服。
《本事》卷四。
北地骨皮1兩,防風1兩,人參2錢半,雞蘇2錢半,甘草2錢半。
骨蒸肌熱,一切虛煩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水1盞,加生薑3片,淡竹葉3-5葉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《普濟方》卷二三六引《經驗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