蘆薈(研)、龍腦(研)、瓜蒂(搗)、消石(研)各等分。
腦壅頭痛。
上為末。
每用1豆許,吹之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十五。
瓜蒂7個,丁香7個,小豆7粒。
身面四肢浮腫,有蟲,鼻中息肉,陰黃,黃疸及暴急黃。
上為末。
納豆許於鼻中。少時黃水出,愈。
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二。
蝦蟆灰1分,甘草末1分,地榆末1分,麝香半錢,蝸牛殼1分,青黛1錢,人糞灰1錢,蚺蛇膽半分,蘭香灰半錢,龍腦半錢。
小兒一切疳,及有名無名瘡疥,孩子頭幹,腦有無辜子,或時喉閉。
上為細末。
切忌五辛。
每日取少許吹於鼻中。其患漸愈,其發生出皆如漆色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蚺蛇膽1分,蟾酥1小豆大,滑石、消石各1分。
小兒腦熱無涕。
上為細末。
每取少許,吹入鼻中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九。
山梔仁、亂頭髮(燒灰)。
五臟積熱所致之鼻衄。
共為末。
吹入鼻中。
《片玉心書》卷五。
棘針、瓜蒂各等分。
小兒一切疳。
上為細散。
每用黍粒大,吹入鼻中,日2次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釜底墨。
鼻卒衄。
上為細末。
以少許吹鼻散鼻中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七。
藜蘆(去蘆頭)半兩,豬牙皂莢(酥炙,去皮)半兩,丁香半兩,蜀葵花蕊半兩,蓽撥半兩。
蠍螫。
上為末。
每用1字,螫左邊,吹右鼻;螫右邊,吹左鼻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八。
枸杞白皮、雞子白皮各等分。
眼風腫。
上為極細散。
每日3次吹鼻內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○六。
緋帛灰3錢,亂髮灰2錢。
鼻衄久不止。
上為細末。
少少吹入鼻中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七。
蝸牛殼2-7個(洗去土),蝦蟆灰1分,地榆1分(銼),青黛半分(細研),蘭香灰半分,麝香半分(細研)。
小兒一切疳,揉眼鼻,撏耳,發乾。
上藥為末,相和,更研令極細。
每日2次,以葦筒子吹半粳米大於鼻中,覺有效,即每日1次吹之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大茶子2顆,糯米7粒。
痰中欲絕。
上為細末。
以些少吹入鼻中。吐出稠痰數碗,病者即醒。
《遵生八箋》卷十八。
青黛1分(細研),躑躅花1分,黃連半分(去須),瓜蒂半分,乾地黃半分(微炒),麝香半分(細研)。
小兒一切疳,腦悶昏沉。
上為末。
用少許吹在鼻中。若嚏5-6遍,其疾則輕;如2-3嚏者,急治之;如不嚏,必死之候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乳香5分,沒藥5分,雄黃3分,焰消1錢,黃丹(水飛)1分。
小兒兩眼暴病赤痛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少許,吹兩鼻孔。
《壽世保元》卷八。
火消4兩,黃丹2兩,石膏2兩,乳香2錢,沒藥2錢,藜蘆3分,細辛3分,天麻2錢,雄黃3分,川芎3錢,天門冬6錢,麥門冬6錢,皂角6錢,甘草6錢。
偏正頭風,火眼。
上為末。
吹鼻,吹時須令病人含水一口。
《萬氏家抄方》卷一。
瓜蒂20個,赤小豆20粒(炒熟),胡黃連半兩,倒鉤棘針20個。
小兒一切疳。
上為細散。
每日早晨。以半字吹兩鼻中,兼用粥飲調1字灌之,每1次吹鼻,灌藥1服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麻鞋不拘多少(燒為灰)。
鼻衄不止,心悶欲絕。
上為細末。
以少許吹鼻散入鼻中。
《聖惠》卷三十七。
乳香2錢,沒藥2錢,川芎2錢,雄黃2錢,石膏2錢,牙消5錢。
偏正頭痛,腦悶,牙疼,咽喉等症。
上為細散。
吹鼻。
《痘疹一貫》卷六。
瓜蒂7個,蔥白1莖(切,曬乾),藜蘆半錢,英粉半錢,麝香1字。
小兒一切疳,頭髮幹疏,腦熱煩悶。
上藥為散。
每用綠豆大,吹左右鼻中。良久,有蟲子出,仔細看,如斷線,此是病根出也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鵝不食草5錢(曬乾),真青黛1兩,川芎1兩。
風火眼痛,目中星翳。
共為細末。
將藥少許,(口畜??)入鼻中(或新白布泡水蘸藥入鼻中亦可),口含溫水。以淚出為度。
《驗方新編》卷一。
白丁香1錢,白及3錢,白牽牛3錢。
胬肉攀睛,星翳外障。
上藥研細膩無聲,放舌上試過,無滓方收貯。
每日點3次。重者不出1月痊癒;輕者朝點暮好。
《審視瑤函》卷三。
瓜蒂末1錢,地龍末1錢,苦瓠末1錢,消石末1錢,麝香末半錢。
風頭痛,及偏頭疼。
上藥共為末令勻。
先含水滿口,後搐藥末半字,深入鼻中。當取下惡物。
《聖惠》卷二十。
地榆1分(銼),青黛1分(細研),人糞灰1錢,麝香半錢(細研),蝸牛殼3個(炒令微黃)。
小兒鼻疳。
上為細散。
每用兩黃米大,吹於鼻中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苦丁香(即瓜蒂)14個,赤小豆14個,丁香14個。
鼻中息肉,及黃疸或暴得黃疾。
上藥慢火焙乾為末,入腦子少許。
口內先含水,次將小竹管吹藥入鼻中,半盞茶末多入盡為度,候頭疼痛時取下。
方出《續本事》卷五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五十六。
消石3分,熊膽1兩,麝香1大豆許。
小兒無辜疳,腦熱,發乾堅。
上為細末。
取1小豆許,吹兩鼻中。得黃水出為效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六。
茅花10莖,亂髮1小團。
鼻衄血不止。
上燒為末,研勻。
每以少許吹鼻內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。
熊膽1分,丁香半兩,黃柏1分,蝦蟆半兩(5月5日者炙黃),皂莢半兩,麝香1錢(細研)。
小兒一切疳,眼鼻癢,腦熱,發豎,乾瘦。
上為細散。
每用小豆大,吹於鼻中。嚏出疳蟲為效。
《聖惠》卷八十七。
人中白。
血汗,鼻衄不斷。
上藥瓦上焙乾,研為細末。
每以少許,吹入鼻中。立愈。
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九。
胡粉、光墨末、釜下墨末、乾薑未、發灰末、伏龍肝末。
乳石發動,毒氣盛,鼻衄不止。
上藥但得1味,以少許,用筆管吹入鼻中。
方出《聖惠》卷三十八,名見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