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夏十味湯

《外臺》卷三引許仁則方: 半夏十味湯

配方組成

半夏5兩(熊州者,湯洗去滑,汁盡),乾薑3兩,吳茱萸2兩,桂心1兩,白朮3兩,細辛3兩,柴胡3兩,牡丹皮3兩,大黃5兩,芒硝2兩。

功效主治

天行病。服生蘆根等8味飲子飲之,諸狀不歇,漸不下食,心腹結硬,不得手近,有時觸著,痛不可忍,既是熱病,體氣合熱,骨肉疼痛,脈合洪數,口合苦爽,食合嘔逆,體氣反涼,脈反沉細,飯食反下,反不知痛惱,大小便秘塞,心上如石,痛不可近,視唇急鼻張,手眼尋繹,狂言妄語,此由熱極,將息酷冷,飲食寢寐,唯冷是求,熱結在心,無因通洩。但加身體黃,眼白睛色如黃柏,此是急黃。

炮製方法

上切。

注意事項

忌羊肉、餳、生蔥、生菜、桃李、雀肉、胡荽等。

使用方法

以水1鬥,煮取3升,去滓,納芒消,攪令消盡,分溫3服,每服如人行10裡久。若服1服利後,須伺候將息,勿更進湯藥,但研好粟米作汁飲,細細與之。如覺利傷多,可以醉飯止,稠醉漿粥亦得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外臺》卷三引許仁則方。

推薦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