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地6兩,山萸肉4兩,真山藥4兩,芡實2兩,丹皮2兩,雲苓2兩,蓮鬚1兩,龍骨(生,研,水飛淨)3錢,魚鰾4兩(蛤粉炒成珠)。
遺精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-4錢,早、晚熟湯送下。
《驗方新編》卷六。
生地黃半斤,熟地黃半斤,牛膝3兩,當歸3兩,枳殼2兩,杏仁1兩,羌活1兩,防風1兩。
目為物傷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、食前溫酒送下;淡鹽湯亦可。
《原機啟微》卷下。
生地(幹者)1斤,熟地(幹者)1斤,石斛(去苗)4兩,防風(去蘆)4兩,枳殼(炒)4兩,牛膝(酒洗)4兩,杏仁(泡,去皮尖,麩炒黃,入瓦器研去油)4兩。
男婦肝藏積熱,肝虛目暗,膜入水輪,漏睛眵淚,眼見黑花,視物不明,混睛冷淚,翳膜遮障;及腎藏虛憊,肝受虛熱;及遠年近日,暴熱赤眼,風毒氣眼;兼治乾溼腳氣,消中消渴,及諸風氣等疾。
上為細末,除杏霜另入,勿犯鐵器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忌一切動風毒等物。
每服50丸,空心以豆淋酒送下;或飯飲及青鹽湯亦可。
《審視瑤函》卷六。
熟地4兩,山藥2兩,山萸2兩,茯苓2兩,丹皮2兩,五加皮2兩,杜仲2兩,牛膝2兩,金銀花2兩,遠志2兩,豬腎4個,紫河車1具。
大麻風將愈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0丸,空心淡鹽湯送下。
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
熟地8兩,山萸4兩,山藥4兩,茯苓3兩,丹皮3兩,百藥煎3兩,五味3兩。
消渴症,夜間為甚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口服。
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一。
生地2兩,熟地2兩,茯苓2兩,山藥2兩,天冬2兩,麥冬2兩,牛膝2兩,枸杞(小茴、川椒、鹽酒、芝麻四制),人參4兩,萸肉4兩,當歸1兩,何首烏1兩,丹皮5錢,澤瀉5錢。
虛勞,骨蒸內熱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早空心吞服4-5錢,白滾湯送下。
《活人方》卷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