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歸、川芎、荊芥各等分。
產後暈倒,不省人事,眼黑耳鳴等;並治中風不省人事,口吐涎沫,手足瘛瘲。
上銼1劑。
水煎,入童便,溫服。
《壽世保元》卷七。
川芎、當歸、赤芍、生地、紅花、白芷、陳皮、益母草、乾薑、官桂、甘草、麝香、蒲黃、童便、鹿角屑。
胎死腹中,孕婦神氣清爽,能食,腹不脹滿,上焦氣不喘急。
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三。
川芎2錢,全當歸5錢,生黃耆3錢,荊芥穗1錢,澤蘭葉3錢,五靈脂1錢,醋炒延胡索5分,酒炒楂炭2錢,桂枝木5分,蟬蛻殼10枚,白殭蠶1錢。
羊毛溫邪,新生產後毒火伏鬱,神昏口渴,胸脹氣阻,頭痛身麻,燒熱譫語,忽寒忽熱,眩暈不寐,或腹中停瘀作痛。
水煎,去滓溫服。
《羊毛溫證論》。
川芎、當歸、益母草、陳皮、葵子、香附。
水煎服。
《胎產輯萃》卷三。
當歸3錢,川芎1錢,人參3-5錢(去血過多加至1兩)。
產婦交骨不開。
臨服入童便半盞,續續進之。
《張氏醫通》卷十六。
當歸2兩,川芎1兩,益母草5錢,乳香末1錢,敗龜版1具。
胞衣不下。
水煎服。
《辨證錄》卷十二。
當歸1兩,川芎1兩,黃耆(蜜炙)1兩,柴胡1錢半,前胡1錢半。
產後血虛,勞倦盜汗,多困少力,咳嗽有痰。
上(口父)咀,每服5錢,水1大盞,桃、柳枝各3寸,棗子、烏梅各1枚,生薑1片,水煎服。
《濟陰綱目》卷十三。
佛手散,蒲黃。
血崩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。
佛手散,枳殼。
婦人妊孕3月,忽然心腹脹痛,下血兩小塊。
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引梁國佐方。
當歸3錢,川芎2錢,泡參4錢,香附4錢,臺烏2錢,吳萸2錢,桑寄生4錢,延胡2錢。
月經後期,氣鬱偏寒,量正常色黑,間有血塊,腰腹微有脹痛,苔薄白而潤,脈沉遲或沉弦。
水煎,溫服。
《中醫婦科治療學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