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神丸

《活人方》卷四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白朮8兩,肉果(面煨)2兩,五味子(焙乾)1兩,粟殼(醋炒)2兩,補骨脂(鹽炒)4兩,肉桂1兩,吳茱萸(滾水泡浸,曬乾,醋炒)1兩。

功效主治

五洩,晝夜無度,滑洩不禁,精力虛憊,形神枯萎者。

炮製方法

醋糊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-3錢,空心薑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活人方》卷四。

《喉科心法》卷下引雷允上方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關西黃1錢5分,上辰砂1錢5分(須鏡面劈砂),杜蟾酥1分5厘(燒酒化),粗珍珠1分5厘,當門子1分5厘,百草霜5分。

功效主治

時邪癘毒,爛喉丹痧,喉風喉癰,雙單乳蛾;疔瘡對口,癰疽發背,腸癰腹疽,乳癰乳巖,一切無名腫毒;小兒痰急驚風,肺風痰喘,危在頃刻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米漿為丸,如芥菜子大,以百草霜為衣,瓷瓶收貯,勿使洩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丸、7丸、10丸不等、視病勢輕重服之;茶湯不能進者,每用10丸,以開水化開,徐徐嚥下。重者再進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喉科心法》卷下引雷允上方。

《藥奩啟秘》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犀黃錢半,濂珠錢半,麝香錢半,杜蟾酥錢半(酒化)。

功效主治

一切癰疽痰毒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米漿為丸,如芥子大,百草霜為衣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分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藥奩啟秘》。

《青囊秘傳》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乳香1錢,沒藥1錢,熊膽1錢,鯉魚膽3個,硇砂1錢,狗寶1錢,元寸5分,白丁香49粒,蜈蚣3錢,黃佔3錢,頭胎男乳1合,腰黃1錢,掃盆1錢,真西黃1錢,白粉霜3錢,杜酥2錢,烏金石1錢。

功效主治

時邪溫毒,爛喉丹痧,喉風,喉癰,雙單乳蛾;疔瘡,對口,癰疽,發背,腸癰,腹疽,乳癰,乳巖,一切無名腫毒;小兒急慢驚風,危在頃刻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取淨末,以鯉魚膽、黃佔溶化為丸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開水化下。重者再進1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青囊秘傳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一引《保嬰方》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蘆薈3錢,大檳榔半兩,血竭(別研)半兩,使君子(另搗極細)半兩,肉豆蔻半兩(面裹燒熟,去面不用),京三稜1兩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久患脾癖,面黃肌瘦,肚大腹脹;或有瘦蟲,服諸藥不效者。

炮製方法

上除京三稜外,為細末,用烏雞1個,去肚腸淨,將京三稜裝在肚內,縫合煮熟為度。不用雞肉,只用京三稜切作片子,曬乾,同前藥一處為細末,棗肉為丸,如黃米大。

注意事項

忌一切肉、硬冷等物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50丸,空心、食前溫米飲湯送下,1日2次;或熬皂角子湯送下亦可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一引《保嬰方》。

《古今名方》引雷允上方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珍珠粉4.5g,犀牛黃4.5g,麝香4.5g,雄黃3g,蟾酥3g,冰片3g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或潰瘍,白喉,扁桃體炎,口瘡,癰疽,疔瘡,小兒高熱抽搐。現亦試用於喉癌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各為細末,用酒化蟾酥,與前藥末調勻為丸,如芥子大,百草霜為衣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慎用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-10丸,1日2-3次。亦可外用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古今名方》引雷允上方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五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石菖蒲(洗,銼,焙)、地骨皮(洗,焙)、遠志(去心)、牛膝(去苗,酒浸,焙)、生乾地黃、菟絲子(酒浸7日,炒,別搗,羅為末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男子、婦人虛憊,健忘,精神恍惚,四肢不能動。

炮製方法

上6味,除菟絲子外,為末,再與菟絲子一處和勻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20丸,空心、食前溫酒或鹽湯任下,加至3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五。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五四引《局方》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木香(溼紙裹煨)、黃連(去須)、神曲(炒)、川楝子肉、蕪荑、麥櫱(炒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小兒諸疳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獖豬膽蒸熟為丸,如麻豆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-40丸,量兒大小加減,不飢不飽時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五四引《局方》。

《扶壽精方》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破故紙(炒)4兩,肉豆蔻(生用)2兩,神曲5錢,麥芽5錢,小茴香(俱炒)5錢,廣木香(不見火)3錢。

功效主治

脾虛腎虛,不時作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。

使用方法

加生薑2兩切片,煮紅棗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30丸,鹽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扶壽精方》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鯪鯉甲(燒灰)、皂莢刺(燒灰)、蝟皮(燒灰)、雄黃(研)、硫黃(研)、鶴蝨(為末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痔瘻,膿血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藥在一處研勻,用麝香水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5丸,空心煎餳酒或湯送下。加至20丸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。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《莊氏家傳》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丁香1兩,肉豆蔻(面煨)1兩,南木香1兩,蘆薈半兩,使君子半兩,訶子皮半兩。

功效主治

疳瘦;吐瀉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黃米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《莊氏家傳》。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當歸(洗,焙)1兩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1兩,水蛭(灰炒黑焦)1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1兩,沒藥(別研)1兩,草烏頭2枚(炮,去皮尖)。

功效主治

打撲閃肭,墜車落馬,傷折筋骨,瘀血不出,腹脹氣滿,不得安臥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30丸,溫酒、鹽湯任下。加至50丸,如傷折筋骨,酒熬膏子,調此藥攤故帛上貼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四。

《婦人良方》卷八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神曲(別為末,留作糊)、麥芽、茯苓、枳殼、木香(煨,白痢倍之)、黃連(赤痢倍之)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食積兼熱,赤白痢疾,或腹痛不食,或久而不止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用神曲末作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50丸,赤痢,甘草湯送下;白痢,乾薑湯送下;赤白痢,乾薑、甘草湯送下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婦人良方》卷八。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西牛黃1錢5分,珠粉1錢5分,麝香1錢5分,蟾酥2錢,飛腰黃2錢,飛硃砂1錢5分。

功效主治

咽喉腫痛,癰疽瘡癤。

炮製方法

各取淨末,用高粱酒1兩化蟾酥為丸,如芥子大,百草霜3分為衣,每100丸約乾重1分。

注意事項

孕婦忌服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7-10丸,食後開水吞服,1日2次。小兒酌減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中藥成方配本》。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七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黃連2兩,木香1兩,麥芽(炒)1兩,枳實(麩炒)1兩,赤茯苓1兩,麝香、白礬、巴豆、附子、珍珠、雄黃各等分。

功效主治

赤白痢。

使用方法

上制合,取桑條如箭幹長3寸,以綿纏頭2寸,唾濡綿,沾取藥,著綿上,納穀道中,半日復易之,1日2次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七。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一: 六神丸

配方組成

鶴蝨1兩,金星石(煅,酒淬3遍)1兩,芫青50個(去翅足,生用),皂莢仁100個,磁石(煅,醋淬10遍)2兩,鉛丹(研)2兩。

功效主治

五種痔痛。

炮製方法

上為末,都用荷葉4-5重裹,於飯甑上蒸一饙久,取出研勻。別取白礬1分,泡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使用方法

每服10丸,麝香酒送下,臨臥時連3服;未效,再1-2服。

方劑來源出處
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一。

推薦方劑